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较量     
案例: 十月的一天,阳光明媚,我怀揣着灿烂的心情踏进了高三(2)班教室。教与学都在进行着,一切正常且有序。可是课堂上还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小桢同学总是左顾右盼,似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无心听讲。为此我停顿了好几次,用眼神示意,用言语提醒,可三番四次,总不见收敛。终于按捺不住,走到他面前:“请你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要再讲话了!”没想到小桢同学也早有情绪:“老师,你有必要三番四次停下来吗?一天到晚  相似文献   
2.
于漪课堂 <变色龙>教学片段 师:……多变的现象是由不变的本质所决定的. 生1:(指着板书)老师,您错了. 师:(看板书,还意识不到错在哪儿)请你上讲台说.  相似文献   
3.
<晋祠>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初步检阅了一下,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出示书),大家看:<中国名胜词典>.这本书里介绍的是我国名胜古迹,我们今天要学的<晋祠>,这里也有介绍."晋祠",你们学过地理,"晋"是指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4.
“启发与激励学生问问题”,这是被杨福家院士列为“第一”的中国教师的职责。这一点给了我很多的思考。的确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哪一个阶段的教育,教师在鼓励与激发、直面与肯定学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还存在着很多态度上的轻视和技巧上的不足。我们往往在走进教室后,驾驭教学时,对提问对象的身份太“近视”;对所提问题的质量太苛求。  相似文献   
5.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崇高事业.根据这一理论,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不只是一种管理性组织,更应是一种教育性组织.千千万万需要成长、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在班级独特的文化环境、组织制度与各种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关注这些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班级对他们发展的价值,个人对自己在班级中承担的角色、所处地位的体验;关注他们的态度,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满足程度;并及时发现上述因素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方面,通过师生间人格上的平等和在探究式教育过程中的交往,来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方面,来实现班级对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二期课改大范围推行的今天,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教研员,都开始关注如何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以此来促进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为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基础。本期,在讨论栏目中我们刊登了来自上海市各区县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声音,他们中既有教研员,也有校长,更有一线教师,相信这些声音能够有助于我们全面提升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顾燕文 《现代教学》2012,(Z1):57-58
当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内外的关注。从区域教研的角度,如何进一步推动校本研修;如何创设研修氛围,形成研修文化,以此为载体促进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值得我们总结与思考。一、在意识转变过程中,让领导、指导与执行产生合力  相似文献   
8.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崇高事业。根据这一理论,班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不只是一种管理性组织,更应是一种教育性组织。千千万万需要成长、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在班级独特的文化环境、组织制度与各种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作的一种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有生命力地教生命"呢?我想到了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讲的两个字--倾听.  相似文献   
10.
顾燕文 《中国教师》2011,(23):47-48
<正>我是一名从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起来的区级学科教研员。面对着语文试题筑就的厚厚的"应试墙",我曾经迷惘过,甚至产生了逃离语文教育的念头。然而十分有幸的是,在我感到最无奈的2006年,我进入了上海市"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