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什么是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结了“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和则美,生命和则康,社会和则安,国家和则强。我国有一亿三千万少先队员,他们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第五次全国少代会工作报告指出:当代少年儿童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准备。那么,今天的少年儿童应该如何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呢?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老师们,当又一轮太阳从东方升起,你是否好好地问自己:今天,我要给予孩子们什么? 给予,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博大胸襟和气度。其实,世界上每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何尝不是因为给予而显示其存在的价值?——那么,教育的全部、教育的生命就是给予。  相似文献   
3.
自我“梳妆台”人与人和谐的前提是认识自我、与自我和谐相处。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人与自我和谐,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学会珍爱自我、善待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自我“诊断”,做一个文明的我。让队员审视自己,为自己开列清单,总结行为习惯的优点与不足,然后寻  相似文献   
4.
颜宏京 《四川教育》2010,(10):42-42
现在,名师到异地做课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这样的课具有示范性、表演性,很多时候,名师为了将所设计的内容都表现出来,没有严格按日常上课的课时时间规定,拖堂现象十分普遍。于是,就引起了一定的争议,名师做课,可不可以拖堂?本期就此问题的两个方面,呈现两篇文章。以引发大家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听过许多名师的课,几乎很少听到哪位名师能够爽快地做到"铃响课止"的,少则拖堂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一位同行说,去年在浙江一次名师课展,所有的名师均严重拖课.  相似文献   
6.
颜宏京 《四川教育》2005,(10):39-39
片断(一) 1.理解诗歌含义. 师:(学生读完诗歌)诗歌第一句是写风——  生:风能吹落秋天的树叶.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 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听说读写才是语文的根,训练才是语文的本。说到底,语文教学就是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根本”,通过适时、反复而富有创造性的训练,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所有的训练其实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所谓的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和一位同行朋友聊天,他说他参加过一次优秀课比赛,由于拖堂几分钟而影响了最后比赛成绩,他便埋怨听课的那些评委教育思想保守陈旧、没有见地等等,说到最后迸出一句很有说服力的理由:特级教师还拖堂呢!这便引发了我的沉思:是呀,细细想来,近几年来听过许多特级教师的课,几  相似文献   
9.
“自主言论角”是本刊推出的一个新版块。它的宗旨是搜求新锐观点。容纳不同声音。本期奉献给您的主要内容有:①商榷频道,刊登了一名普通教师对一位教育专家的质疑文章——《难以实现的“共享”》,体现了他可贵的学术勇气和教学追求;②另类新说,近期我们在网上发现了一篇个性十足的“奇文”——《我不写教案》,读后觉得与众不同、有些启发,所以摘录出来供大家欣赏;③你说我说,“公开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我们需不需要公开课,公开课如何上,公开课如何听。公开课如何评?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主张;④言论会所,本刊2004年第10期曾经刊发过“关于好课标准的大讨论”的一组文章,反响很好,之后陆陆续续又收到一些老师的讨论文章,限于版面,只好摘其要点以飨读者了。  相似文献   
10.
“自主言论角”是本刊推出的一个新版块。它的宗旨是搜求新锐观点,容纳不同声音。本期奉献给您的主要内容有:①商榷频道,刊登了一名普通教师对一位教育专家的质疑文章———《难以实现的“共享”》,体现了他可贵的学术勇气和教学追求;②另类新说,近期我们在网上发现了一篇个性十足的“奇文”———《我不写教案》,读后觉得与众不同、有些启发,所以摘录出来供大家欣赏;③你说我说,“公开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我们需不需要公开课,公开课如何上,公开课如何听,公开课如何评?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主张;④言论会所,本刊2004年第10期曾经刊发过“关于好课标准的大讨论”的一组文章,反响很好,之后陆陆续续又收到一些老师的讨论文章,限于版面,只好摘其要点以飨读者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