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最后手稿是他的极为丰富的理论遗产中被研究的最少的部分。我国学术再涉足这一领域也只有几年,本文通过纵向比较,指出“人类学笔记”对两种生产理论的科学总结,论证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对《资本论》的深化和超越。  相似文献   
2.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世界级的难题。中国改革开放,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借鉴原来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转型理论和西方学者观点。成功的经济转型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经济科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草原荒漠化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草原荒漠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关键因素。制度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等诸多因素。为遏止草原荒漠化,须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产权制度,土地使用制度,补偿生存赤字制度以及激励机制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区域差距的逐渐扩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突出问题之一。对此,经济学家们从市场发育、历史原因、自然因素、地理区位、文化背景诸方面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研究。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即制度因素。本文运用制度──结构分析方法,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力求证明制度因素是区际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制度创新是经济落后地区摆脱困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思想来源。该书的每一篇都论及东方大国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传统。斯密正确地指出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深层原因。重视农业而抑制工商业,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专制政治,阻碍中国社会过渡到近代生产方式;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大课题。其论点的准确度和论述的深刻性,至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社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对此,经典作家已有明确的阐释。蒙古属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范围,其基本生产单位是否类似于农村公社组织?笔者根据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结合《蒙古秘史》中的相关记载,论证了游牧公社的存在以及它的经济、社会、文化职能。  相似文献   
7.
草地资源价值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经济学至今否认包括草地资源在内的土地资源有价值。资源日趋稀缺的今天,草地资源不仅有价格,而且有价值。很少投入劳动或没有投入劳动的草地资源的价值,是由再生产等量面积的人工、半人工草地所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占用、征用草地时,应以此作为标准予以补偿,保证草地资源所有权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模式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实例。其特征是政府适度干预为主导,国有企业改革为起点,组建企业集团为龙头,推动区域经济工业化,这与民办,民有,民营,民享的温州模式形成鲜明的对照,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西部地区,鄂尔多斯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世人瞩目,对恶化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是关键因素,各种不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均由低效率制度所引起,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资源所在地要分享资源开采的收益,应从资源的产权关系入手。弱化矿山的国家所有权,建立一种当地可以分享部分权利的所有权安排。政府应当承认农牧民对于属于自己的土地下的矿藏享有一定权利,并借助这一权利而持久地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