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作为党后备力量的共青团,理应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团建工作,这对于高校团建工作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坚定"三个自信",是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建设的重大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挖掘"三个自信"的历史脉络与时代内涵,并将其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过程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要价值诉求,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教学内涵等方面下功夫,使学生坚定信念,实现学生成才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创立的"双因素理论"发现了成就、认可、学习本身等富有激励作用的因素。本文以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视角,阐述双因素理论与高校学生党员成长工作的关系,并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征入手,合理运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提出应用双因素理论对高校学生党员成长工作有效引导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师范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在对师范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其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养成教育即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培养。一、高校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一)从宏观层面而言:养成教育是师范院校教学教育事业的价值诉求养成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1]。加强师范生日  相似文献   
5.
加强发展性资助育人工作研究,既是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资助理念相对落后、认定方式不够科学、学生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集经济资助、心理脱贫、能力需求于一体,立足于受助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增强受助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资助育人体系。通过转变资助育人理念、构建精准认定管理机制,突出情境化心理脱贫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高校受助学生物质上帮助、精神上激励、能力上锻炼、实践中培养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