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古代文学必须打破教学目的单一的模式,在全面系统地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文化传统的弘扬和创新,并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东晋后期到刘宋时期,山水田园作为一种新的诗歌题材崛起于诗坛,除一些显见的原因外,还有两个深层原因:一是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下形成的士人生活模式所导致的隐逸心理;二是玄学思想的迅速发展促成晋宋士人山水意识的进一步转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田园诗。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在一派尊唐诗风之下,钱谦益批判性地继承袁宏道开创的“性灵说”,大力扭转了前后七子和竞陵派的治诗之失,以性灵、学问、世运三者合一的诗歌理论成为由盛唐而杜甫、由尊唐而崇宋的关键人物,开创了清初的新诗风。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论词专文,这篇文章折射出李清照独立的人文判断、审慎的理性思考、博洽的知识体系、清空的雅士情怀,可以说,《词论》反映出来的文化人格正是李清照为人与为词的最大魅力。  相似文献   
5.
东晋后期到刘宋时期 ,山水田园作为一种新的诗歌题材崛起于诗坛 ,除一些显见的原因外 ,还有两个深层原因 :一是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下形成的士人生活模式所导致的隐逸心理 ;二是玄学思想的迅速发展促成晋宋士人山水意识的进一步转化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田园诗  相似文献   
6.
饶迎 《现代语文》2007,(4):16-17
谢灵运的山水诗就其取景来说,有明显的特征——光亮清朗。这种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玄学养生论所带来的畅神观念。这种取景美学明显属于优美的范畴,是自然山水审美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刘宋元嘉时,山水成为崭新的审美对象进入诗歌创作,迎来了诗歌抒情特质的回归,并开始重视对诗歌艺术特质的全面探索,导致五言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饶迎 《现代语文》2010,(11):4-5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110也就是说,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能有效协调个体与社会的稳定关系、自尊而不偏激、有思想、有能力、高品质的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想培养和谐的人格,必须借重美育,因为美育的目的就在认识并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9.
易安体深受宋型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疑经疑古精神和"别是一家"的词论主张;政治使命感和"牵雅颂入郑卫"的内容突破;内在心性反省与纯雅女性意识的张扬;文化创新意识与词体艺术的变化生新.这些使得易安体表现出和一般男性以及其他女性作家都不相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