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身教育思想下教师继续教育性质与特点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下 ,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目标、内容与意义都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赋予了教师继续教育业余性、自主性、服务性、开放性的性质 ,并使之具有了高层次的专业性、整体性、灵活性、实效性、人才开发性、系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苏拭词纯以情胜,其词情的内容由于与其人生的曲折、仕途的起伏紧密相关,包含了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故显示出深刻的理性美;而其词情的表达方式,从语言、意象结构、用典到章法等诸方面都与主体内在情性的自在表达相适应,而具有了独特的畅达美;此外,苏拭词的风格,从内容到形式的结合上又呈现出鲜明的旷放美。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社会活动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今社会多元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己经渐渐偏离了人才标准的轨道。高等学校在培养诚信人才方面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为社会培养诚实守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对苏轼词在词体发展中的作用,许多论者从“以诗为词”“韵”等角度作了深入的探讨。分析苏轼词的众多题序,可以发现苏轼对当时业已形成的词体功能和特征的态度,并进而从其对词体的态度上,追寻苏轼词体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并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将会进一步加强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工作,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师范类专业,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由于外部和内部的变革,目前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在争取外部支持,改善外部条件的时候,应该在坚守师范教育阵地的同时,从内部的改革创新入手,准确定位,打造特色,积极探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苏轼曾自称“使我有名全是酒”(《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据不完全统计,在被陈延焯称为“此老平生第一绝”的词中,有一半以上篇什涉及酒或与之相关的文字,钟莱茵《苏东坡三部曲》(文汇出版社)甚至有“若要介绍东坡词中涉及酒的,那几乎要把东坡词全部介绍了”的说法,可以说酒构成了苏轼词的一大景观.苏轼众多的饮酒词,在笔者看来它既体现了苏轼对世俗文化(歌舞侑酒)的认同和对传统士大夫情怀(诗酒风流)的继承,更体现了他人生思索的深广性与独特性,酒使苏轼词表现出了其区别于其他词人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8.
传统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维,即所谓“悟”。最早的例证大约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近来语文界不少同仁也纷纷作文,提倡语感训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直觉感悟能力。 “悟”顾名思义,即明白,领会。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悟”,往往与自得联系在一起,“事事都用你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咏,”(《朱子语类辑略》)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古人也总结出了许多培养学生“悟”性的方法。首先,古代的语文教学强调必须“熟读”、“涵咏”。“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朱熹《语录·读书》卷十)第二,要求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去体会。朱熹曾说过“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又不可助长。”(《同上》)因此语文教学也提倡学习“多闻”,“多见”孔子《论语·述而》中就/说:“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第三,为了达到“悟”的目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还十分强调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修养。“学者大要立志”《朱子语类辑略》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社会活动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今社会多元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现象严重,己经渐渐偏离了人才标准的轨道。高等学校在培养诚信人才方面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为社会培齐诚实守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浅析苏轼词对唐诗的采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宋代这样一个崇尚风雅的文化氛围中 ,苏轼作为一个主张诗词同源的文坛主将 ,以其博学的才华投身于词体的创作 ,在词作中大量的采融唐诗 ,用多种手法使唐诗融化到词中 ,使词改变了其尚艳从俗、柔媚率直的风貌 ,具有了诗体的含蓄典雅、豪放蕴藉的韵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