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1946年1月,傅斯年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见了旧政治协商会议。在会议上,他积极议政,勇于建言,分别就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等提出了中肯意见,同时对国家体制、宪法修订、社会改革等问题发表了政见,这些政见虽然没有机会实施,但反映了傅斯年的当时的政治观念与思想倾向,其中一些理念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后世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期间,傅斯年曾连续轰击国民党权贵孔祥熙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行为。1944年。他获悉孔祥熙等人利用发行美金公债的机会进行舞弊,大发国难财,积极收集证据,在国民参政会上进行揭发、检举。社会舆论轰动一时,虽然国民党政府对孔祥熙多方袒护,但由于证据确凿,众怒难犯,最后免去了孔祥熙本兼各职。傅斯年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将孔祥熙赶下了台。  相似文献   
4.
1911年10月,在武昌起义爆发的同时,北方滦州以第二十镇新军为主体发动了滦州兵谏,要求清政府彻底改革实行英国式君主立宪,实施不流血的革命。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发动了武装起义,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有力支援了南方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在辛亥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兴起并广泛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形成许多流派和不同的政治倾向。中国先进人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了不同流派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做为在中国进行改革和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孙中山是最早接受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人士,他将其思想学说作为自己进行社会革命的重要内容。同时,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也曾影响许多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傅斯年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他曾对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总结和阐释,并做为政治信仰和奋斗目标去努力实践,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其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西汉后期,士人群体迅速分化,向拥戴王莽改制,试图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逃隐山林,静观时变、口外经营、奋起救世三个方向发展。他们中大部分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思想意识、社会生活都进入了专制统治者设置的规范中,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西汉末士人很少直接参与农民自发的起义,但社会青任心和参政热情促使他们关心社会。士人在刘秀政权建立过程中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出谋定荒,规划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奔走呼号,制造舆论;南征北战,攻城掠地。  相似文献   
7.
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整个国家陷入战乱之中,唐王朝面临倾覆的危机,当时的一些才智之士目睹社会混乱,国家危亡,激发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积极用世情操,他们积极努力,奋起救世,为平定安史之乱,改革唐王朝中期的政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李泌(722年一789年)是其中杰出  相似文献   
8.
京杭大运河自元代修会通河开始流经聊城,促进了聊城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成了聊城文化族群的兴起。聊城文化族群受八股文化的影响,多数因科考取得功名,进入仕途而兴,又恪守儒家文化的忠孝节义等文化理念,家族内部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对外注重教化,敦睦亲邻关系。各文化大族之间遵守封建礼法,用姻亲、师友、世交等关系互相维护,用封建礼法相互制约,保持了各文化家族较长时期的传承不衰,造就了聊城文化的丰厚底蕴。  相似文献   
9.
何思源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爱国人士,他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增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以后不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从事教育和从政,思想行为始终坚持爱国、救国这一主线。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他爱国思想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知识群体形成,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政权建立,代表战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士人与专制政治发生了冲突,秦王朝的焚书坑儒,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就是冲突的表现形式。西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士人群体置于专制政权设置的规范之中。士人群体的社会属性在此时基表确定。其社会生活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创造和传承文化;追求个性独立;注重道德修养、追求人格完满;积极的用世思想。这些特,占.成为士人群体与其他阶级、阶层、社会群体的基本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