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现行部编版(2016)七年级语文教材以及前此各版都选录了《论语·为政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但注释过于简略,尤其是对"罔"(迷惑)和"殆"(疑惑)两字的意义没有清晰区分。文章首先较为详细地梳理了历来对"殆"字的解释,并借此对这两句话的主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接着,结合《论语》一书所阐述的相关教育思想,指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实质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由此出发,进一步界定"罔"(迷惑)和"殆"(疑惑)各自产生的原因,分析它们导致的两种倾向("书呆子"和"空想家"),点出孔子这两句话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X爆了”结构在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繁,在网络社区中更是屡见不鲜。本文着重分析“X爆了”结构的语法关系、构造层次以及述程式“X爆了”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中动作动词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但常德方言中存在着程度副词修饰动作动词的现象.通过对常德方言中程度副词“凡多”修饰动作动词句式的句法语义与语用功能考察,揭示常德方言中程度副词修饰动作动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