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高考语文试卷中.检测这两种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判断、鉴别词句运用是否恰当.话语表达是否得体。前者已成为常规的考察项目.后者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以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对恰当和得体进行语言学分析.揭示制约两者的相关因素和机制以及其间的联系和区别,使有关问题的解决更具有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从情感基调上对柳宗元名诗《江雪》进行哲学细读,可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效果:即“悲”的苍凉和“乐”的情怀。二表面上矛盾,实则是学悖论性的一个体现,这也正是学永恒魅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修辞学的框架内从句法、语义、语用等相关方面考察了花园路径现象--花园路句子与花园路语篇.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形式形成的认知心理机制和语言机制,同时从理解的陌生化及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其修辞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诗人李白原初的、第一性的哲学本体观决定了纳入其审美范畴的题材、表现这些题材时意象的选择与整合,以及由此带来的诗风。本文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中“气”的观念,结合现代西方生命哲学的相关原理,从“我”出发,从生命内部探寻本原的研究方法,借鉴王国维先生词学研究中对“我”的审美认识,从“气”和“我”的结合入手,探寻诗人李白及其诗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以语用功能导向的分析思路,首先立足于语言的基本功能,结合篇章语境分析N的V短语的形成机制,即"指称化",从回指、下指和推导这三个维度对指称化进行了观察和说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N的V短语由指称化形成机制所决定的信息性质是如何影响它的语体特征的——语体适应性和篇章命名功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实际话语表达中N的V短语用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修辞学的理论框架内考察已经淡出语法研究视野的现代汉语语境中的"V+将+C"结构,重点对"将"的意义、结构内部的关系及整体功能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它具有"V着"、"V+了+C"或"V+C"所无法取代的语用和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板桥体”作文的命题与审题 200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试题:写作(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白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相似文献   
8.
马国彦 《上海教育》2013,(21):71-7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举家“迁徙”,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8月,我原先所在的上海交大附属实验小学附近一所不合格的农民工学校被关停,学生就近转入我校,并入一个二年级班级。这些孩子学习基础薄弱,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自信。音乐教育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挖掘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用音乐清流浇灌这些“流动花朵”,作为音乐教师的我责无旁贷。于是,我主动申请承担该班的音乐教学,开始尝试以口风琴学习为依托,培育随迁子女良好心理品质的探索。首先,依托社会关爱力量,创造研究和实践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功能导向的研究角度来说,"N的V"短语是因应篇章结构的功能需要而形成的。"N的V"短语在篇章中主要实现两种功能:衔接功能和组块功能。从句内和句际两个角度探讨了衔接功能;从话题、限定和指称三个方面讨论了组块功能。通过区分句子话题和篇章话题,说明了"N的V"在篇章中实现的话题组块形态;探讨了它如何嵌入介词槽中组成过程短语、方式短语等进而构成限定组块的多种类型;讨论了指称组块形成的条件和指称组块的向度。  相似文献   
10.
教师家访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师家访在教育理论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育实践中也很少纳入学校的微观管理体系。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进行家访,目前在许多学校都无法作规定,完全凭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