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企校合作是企业与学校优势互补、相互依存,最终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的一种“开放式”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隧洞围岩的时效变形诱发滞后型岩爆为核心,围绕隧洞围岩的时效变形特性进行声发射辅助岩石三轴蠕变实验和现场微破裂监测实践。研究隧洞围岩在蠕变过程中的微破裂前兆及其时空演化规律,根据卸荷蠕变变形损伤演化规律及蠕变率随时间的发展阶段特征,构建高应力作用下岩体蠕变损伤模型。建立微震活动信息与物理、力学参数变化之间的联系,应用大规模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偏应力作用下隧洞围岩的流变失稳研究。结果表明:深埋岩体隧洞中,岩爆的时间、空间、强度等分布存在较明显的规律性,岩爆发生之前普遍存在一个孕育过程,并伴随着大量微破裂的产生和微震能量的释放(微震前兆),微震活动对岩爆事件普遍具有时间优先性和空间一致性,可利用其指导安全施工,从而为滞后型岩爆预测和安全施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和扩展,传统教育手段远远满足不了知识的发展。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是目前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专业教学中,使理论教学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基础知识和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未来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它既适合于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也适合于学习者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现场构建了隧洞可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实现对掌子面围岩微破裂的连续监测。分析了隧洞常见震动信号的波形特征和隧洞微震监测系统定位误差及其有效性,为高效识别岩石微破裂信号和提高岩爆预警准确率提供保障。研究了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极强岩爆过程中的微震事件时空分布和集聚特征,岩爆发生前有明显的微震前兆,微震集聚区的事件密度持续增大和短期内事件数的快速增长可作为岩爆发生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