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2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职协赴日本企业内职工培训工作考察团,半个月时间深入日本13个企业进行了学习和考察,现就日本企业与国内企业职工培训做一比较,谈点看法。一、国内企业与日本企业职工培训存在的差距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位不明确,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管理能力落后,创收水平低,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其根源在于企业领导错误的认为:职工培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受训人员一时半会发挥不了作用,是“自己栽树别人乘凉”,甚至是“为他人做嫁…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民族院校要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必须完成和实现自身的第二次跨越,即"现代化"——向现代新型民族大学的转变。要树立办现代化大学的理念,强化竞争意识;要树立办新型民族大学的理念,强化特色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质量意识;要树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改革"的理念,强化创新意识;要树立办学的国际化理念,强化开放意识。要坚持方向性、科学化、法治化、人性化、民主化、系统化和创新性的大学制度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始终恪守为国家战略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神圣使命,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既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式和内容,又在人才培养、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深刻影响了民族院校的发展环境、发展定位、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促使民族院校变革自身所肩负神圣使命的内涵和外延,为此,本文重点论述了民族院校使命变革的重要缘由、主要内容和关键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