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志伦 《语文天地》2011,(11):43-44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唯一的一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是年王安石33岁,任舒州(治所在今安徽安庆)通判。宋代写山水一类"记"的文章不少,知名的有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  相似文献   
2.
马志伦 《现代语文》2011,(6):110-111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记人散文,作者在写老王这个人物时,大多是用描写和叙述,很少议论和抒情,表现老王的"苦"与"善"都是让事实来说话,正因为如此,老王的不幸命运和内在的善良品质更耐人寻味了。  相似文献   
3.
4.
通俗的文学是大众化的文学,但并非是要让文学流行化,流行他的文学只以消遣和娱乐为宗旨,忽视或者减弱了文学的认识、教育与审美作用;通俗的文学又是民族化的文学,不仅反映民族生活,还有民族语言和适合民族欣赏习惯的表现方式等,更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因而具有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士人为人处世的信条。仁是为人的境界,知(智)是处世的典范。为人如山,处世如水,既是道德修养,又是行动指南,不变的是如山,变的是如水,仁者稳重不迁,故无忧,智者与时俱进,故不惑。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解,第二阶段是鉴赏,第三阶段是创造。以《林则徐(电影分镜头剧本·节选)》的一堂课为例。首先是理解。理解的过程是一个熟知的过程。电影分镜头剧本,学生平时接触得比较少,因此在熟悉课文内容之前,先要让他们知晓一些电影知识。比如“景”(又称“景别”),由于拍摄影片时运用镜头的方法不同,所以画面的大小也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的“景”(景别),“景”(景别)有特写、中景、近景、远景和全  相似文献   
7.
马志伦 《学语文》2012,(3):23-24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是他记事类文章中的精品。全文寓情于事,以形传神,和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的写法类似;又以左光斗和史可法师生之间的互衬,凸显人物的光辉形象,这又和韩愈《张中丞传后序》的写法相仿。  相似文献   
8.
学好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比如上海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考试,要求学生掌握300个文言实词。以往的办法大都采用背诵,但效果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则缺乏练习的语境,现在人们一般情况下不会用文言文写作或交流,学习文言文只是用于考试,过后不久也就遗忘了;二则文言文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一味死记硬背容易生厌。如果按照中国古代造字法来理解记忆字义,即根据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假借和转注不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方法)的  相似文献   
9.
马志伦 《文教资料》2014,(22):43-44
在唐宋诗的阅读与教学中,诗人们强烈的仕进意识凸显。文章首先介绍了几首有名的带有仕进意识的诗作,其次分析了那个时代的诗人生活的困窘及其天然弱点,再次明确了不少士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能坚守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和品格的,具体分析时,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小说结构中的两两相应,是为了故事情节有高发展的需要,甚至是作品主旨的需要。孙犁小说《荷花淀》的诸多描写两两相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如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两两相应,体现了作品构思的精巧与严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