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笛卡尔和胡塞尔都追求哲学的确定性。笛氏用普遍怀疑找到了“我”这一精神实体,并借助于直观和演绎建立了他的体系;而胡氏则用“先验还原”找到了“先验主体”,用本质还原的办法找出了确定性的严格条件。然而,两种努力均未能完全奏效,确定性似乎成了迷失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三世”说在康有为的思想中有一个发展过程:其确立大致经历了戊戌前的侧重“三统”再到“三统”“三世”并重,戊戌后再进一步强化对“三世”的强调;内容亦从戊戌前简单机械的“三世”说发展为戊戌后的吸纳了“三统”在内的“三世三重”。强调重心从“三统”向“三世”的转移,是因为戊戌前要打破“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强调要变易;而从简单的“三世”发展到“三世三重”,不仅与增强“三世”说理论的解释力相关,而且还与其可能反对革命派相关。  相似文献   
3.
严复的《述黑格儿惟心论》是最早介绍黑格尔哲学的专论之一。从写作动机出发,试图指出严复不仅是为了介绍黑格尔哲学,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一表达是通过强调、夸大、歪曲黑格尔哲学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4.
《祝福》是深刻揭示旧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小说。祥林嫂以其悲惨的遭遇、悲哀的命运和悲剧的形象震撼人心。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在于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思想的吃人本质。把浓烈的悲剧氛围和选材的典型性、艺术性相联袂,相互烘托,交相辉映,使主题得到深化,不仅值得师生鉴赏,更堪作我们写作的拓本。 一、小说要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作品尤注重后者。 小说的高潮部分,祥林嫂再到鲁镇,这时她已丧夫失子,被大伯收拾屋子驱赶出来,可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封建礼教的桎梏束缚下,这  相似文献   
5.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早年曾任武职,四十岁后转为文官,曾任泗州、太平州等地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自号庆湖遗老,世称“贺梅子”。 他是宋孝惠皇后的族孙,娶宗室赵克彰之女。他虽出身贵族,但因使酒尚侠,个性耿直,喜谈当世事,不善谄媚权贵,以致一生未得高官。他的特点:诗书俱工,尤长于写词。其风格或盛丽,或妖治,或幽洁或悲壮。张耒《〈东山词〉序》中指出贺词风格多样化的特点: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袪,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称其“乐府之词,高绝一世。”[青玉案](凌波不过)  相似文献   
6.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明确指出:“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根据以上精神,本人在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学的理念和上述精神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突出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为主要任务。并通过教学加强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内涵,特别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坚毅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贺麟是黑格尔哲学在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的介绍。解放前,他希望借助于黑格尔哲学自求超拔的精神来改造中国化,以实现“学术救国”的目的。为此,他强调概念的翻译要中国化,并通过寻找中国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相同点,建构起了新哲学体系。解放后,则从事客观的学术翻译。从贺麟的转变中,可以窥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意在文先”,即作者在文章付诸文字前,要对文章的立意深思熟虑,胸有成竹,方能高屋建瓴,气贯长虹,一气呵成,拙文仅就文章立意略谈一二,以就教方家。 一、鞭辟入里 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囿于事实,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要让读者领会言外之意,神悟弦外之音,挖掘出内蕴,深化主题。 如峻青《雄关赋》,从题目上看,作者似乎是为了赞颂雄伟险要的山海关,而实际上作者从山海关联想到更重要的关——心中的雄关——信念,对社会主义,对革命事业,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坚贞不渝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东西"语源:一个模糊而有趣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用“东西”指代事物?这至今还是一个模糊而有趣的问题,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解释:有的仅通过字面想象猜测其构词理据,失于虚悬;有的仅企望于考据其源头,但忽略了词语的演变过程;而有的则着眼于对演变过程的分析,但却因源头不确而不能令人信服。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对“东西”用语的语源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