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与意义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用真实的情境呈现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把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现实有趣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与测量,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此外,可以用熟悉的生活实例说明数和形的特征,说明法则与公式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正>一、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与意义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用真实的情境呈现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把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营造现实有趣的学习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或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与测量,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此外,可以用熟悉的生活实例说明数和形的特征,说明法则与公式的由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感悟数学,看到数学起源于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到某校教学调研,听了两位老师上了同一堂课《解比例》。这一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5页的例5,教学重点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解比例,两位教者都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正确地列出了比例算式:13.5︰6=x︰4。下面就两位老师求比例未知项计算这一教学环节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4.
PPT具有独特的感知优势,集画面、声音于一体,融知识与趣味为一体,动静结合,增强知识的感染力.而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大部分以兴趣、爱好、好奇为前提,无意注意占有重要地位,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注意.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发展,也在无意下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PPT课件的“动”“色”“声”等,以“动”“色”“声”感染学生,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将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课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马永林 《教师》2012,(19):104-104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教材中。有形式相似、思维方法和深浅难度相近、解题方法基本相同的一串题。这样的一组题有时出现在教材的例题中,有时出现在例题后的“试一试”中.有时也会出现在练习习韪中。它的出现不仅能强化训练,使之熟练地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出版业转企改制和市场化大势所趋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是出版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其推进的速度和程度,决定了一个时期中国出版业的发展节奏和水平。转企后出版工作与市场经济将更紧密地融合为一体,市场化加速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跟不上教育前进的步伐。现代多媒体技术以迷人的风采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初中物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为标准评判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答案。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人发展。因而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转移到关注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上来。一节好的课应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环境,提供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素质教育的关键应是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它比教学内容更重要。评价教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调查列举了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一般表现,总结了民族地区学生厌学的基本规律,分析了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先得从育德做起。德育是什么?如何实施德育?德育的动力源泉何在?这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值得思考的问题。简单地说,研究学生需要,满足学生合理需要,尊重学生不同需要,进而发展学生的各种需要,这就是德育。本文谨将德育的一种精神和三种动力作简要剖析,现总结如下。一、德育的时代精神时下有人说,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期,经济社会化,全球一体化,要求学校德育应该和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教育的着眼点是让受教育者成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但这种道德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比,有失偏悖。市场经济意义上道德的种种品质固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