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浅谈对偶     
对偶是汉语语言运用中的一种艺术,本文不打算全面地论述对偶,仅就什么是对偶以及对偶的民族特点等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对偶的定义 世界上有许多成双成对的事物,它们在形式上是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的,例如人体的耳、目、四肢,等等。语言中也有许多成双成对,平衡对称的语句: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些人民群众习用的谚语,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高山,不显平地”;甚至日常谈话里说的“少说话,多干活”,“早起,晚睡”,都是这样的语句。修辞上管这种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一对语句或章节,叫做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是说对偶两联结构形式上的关系;“内容相关”,是说两联内容上的联系,相关的内容要求相应的对称形式,对偶就是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读了《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第5期斯尔螽同志的《怎样教学多重复句》一文以后,觉得这篇文章对多重复句的分析有一些问题,这里提出来供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一、把几句话当作一句话。多重复句虽然层次复杂一些,但仍然是一个句子,并没有打破句子的界限。它的层次关系是一个句子内部的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几个句子之间的关系。而作者所分析的“多重复句”,有不少都不是一个句子,而是由几个句子组成的句群。例如文章的第1例; 那天天气很冷,‖(并列)漫天大雪。|(转折)但会场上热气腾腾。(《地质之光》)  相似文献   
3.
排比为什么会给人以美感?因为它符合美学中“多样的统一”这一美的形式原理。 什么是多样的统一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雕塑,然后再来说明这个问题。北京附近有一座闻名世界的芦沟桥,桥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狮子。这些狮子距离相等,大小相同,但是姿态却不一样:“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听水声,千态万状,维妙维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一组艺雕,每一个大小相同、距离相等,表现为“统一”,显示出整齐的规律;姿态各异,又表现为“多样”,呈现出多采的变化。多样和统一有机地结合为一个艺术整体,这就是多样的统一的美的体现。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这一组艺雕“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的确,它是我们祖国宝贵的艺术遗产,几百年来使过往行人得到美的享受。从芦沟桥这些艺雕美中可以看出,所谓“多样的统一”,是指美的对象一方面要有鲜明的统一,同时构成它的要素又是多种多样。统一和多样并不是互相并列的两个方面,而是统一存在于多样的要素之中,统一统率着多样的各个部分。统一为多样的统一,多样为统一的分化,统一和多样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修辞学和心理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规律的学科,而语言运用的过程,是与心理活动的过程密切相关的。说者和写者的修辞活动离不开思维、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它们要受大脑“言语区”的指挥;听者和读者在听读时大脑皮层受到对方语词的刺激,也必然会引起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所以各种修辞方式都应该有它的心理活动基础,它们的形成和所产生的效果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根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修辞现象,将会更深刻地理解修辞现象,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它们。 近年来随着修辞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从心理角度分析修辞现象的文章逐渐多起来了,但专题谈对偶修辞的心理基础的还不多见,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对偶修辞现象所以能够产生,不论从它的内容或它的的形式上看,都与心理活动的联想有关。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文选自茅盾同志的《苏联见闻录》。本文记叙了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奇妙的建筑结构和秘密的创设经过,表现了在沙皇统治下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苦和革命者的高度智慧。标题中的“地下”一词语义双关,既指在地底下,又含有“秘密”的意思。“秘密”是全文构思的关键。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条理清晰、引人入胜地向读者介绍了这个印刷所的“秘密”。下面对本文的修辞现象从词语、句式、篇章、表现风格方面各举几例并作简要分析 一、词语 1、动词的选用,准确、贴切。例如: ①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约摸爬过四米……顺着木头梯子爬上去……弯着腰走过这条隧道……  相似文献   
6.
修辞学同美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修辞应该跟美学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陈望道先生最早给我们作出了榜样。现在结合美学来研究修辞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同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自己,学习修辞学是刚刚开始;对于美学,所知甚少。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想法,很不成熟,这里谈谈对偶的美学基础,向专家和同志们请教。 一 对偶主要是从形式方面着眼的辞格。它为什么会给人以美感?给人怎样的美感?从美学角度分析,它是基于美学上对称或均衡的原理。 美学上的对称,跟几何学上的对称是指同一种情况,即假定以一条线为中心(实际上这条线并不存在),其左右或上下所列方向各异、形象相同的状态。例如中国的宫殿建筑,正殿左边有什么,右边也有什么,左右事物的大小、形状都一样,只是方向相反,这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