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从本世纪60年代起,地球科学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变革时期。板块构造的问世及其迅速被国际地学界引用是这场大变革的重要标志。准静态的地球模型已被抛弃,代之以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观念;经多年的争论,灾变已被作为地球构造发展的重要质变形式之一。大陆超深钻的出人意外的结果,地壳不同层次间的拆离、大型推覆以及韧性剪切带的发现,使大型再次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教学外工作给高校电教带来的影响及对策马福臣我国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是从学校开始的。学校电教又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先导。所以,通常称学校电教为“电化教学”。事实上,由于电化教育本身的多种功能和优势,学校电教早巳突破了教学的界限,特别是高等院...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5年出版发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优先资助领域>,其中的地球科学部分,对地学的科学基金项目遴选以及各分支学科重点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强化,均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其整体包容面过宽,与部分领域过窄、针对性过强的弱点相当突出.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学科战略论著,包括<固体地球科学和社会>(Solid-Earth Sciences and Society)、<走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球科学>、<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以及待发表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等,对地球科学最近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乃至重大研究课题等均有广泛的讨论.鉴于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分别成立了学科、学部专家咨询组,对地球科学及各分支学科近期发展的方向及前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期间优先资助领域进行了研讨.在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的基础上,提请学科评审组会议审议,进一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地球科学"十五"优先资助领域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时代 ,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 ,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是人才 ,根本在教育。教育事业的全面现代化 ,特别是处于竞争巅峰的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尤为重要。我国高校现代化教育的现实状况必须尽快地彻底改变 ,只有这样 ,才能担负起应有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5.
高校电教效益刍议马福臣高等院校的电教工作,以其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对于促进和推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效益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设备投入较大的高校电教的效益问题自然成了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正> 在教育事业现代化进程中,电化教学以其媒体的多样化和特有的功能与方法,对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之显著、贡献之大,已为多年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然而不容讳言的是,在媒体的选择和应用中,“效果性与经济性”的关系问题,一直未能  相似文献   
7.
居世界前列的我国“过去全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全球范围内突出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地球各层圈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整体,同时,环境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为此,国际学术界认为应把环境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研究。在这一学术思想指导下,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U)于80年代后期制订了国际地圈-生物圈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并于90年代初将“过去全球变化”(PAGES)列为5个核心项目之一,国际地科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一道制订了“地球过程与全球变化”的研究规划。围绕这一主题,世界各国依据本国实际,发挥地区优势,选择适当突破口(如冰岩芯记录,深海沉积等),纷纷确定本国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部资助项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呼唤电化教育山东马福臣纵观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对促进职业教育大面积实施和大规模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就现实而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认识还不是很明确。特别是作为学校电化教育,许多职业技...  相似文献   
10.
1986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师昌绪院士被任命为副主任.当时他已逾65岁,但给大家的印象是精力旺盛,思路清晰,务实开拓,为人开朗,待人和蔼可亲,善于团结同志.师先生身为院士,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但同时又是不可多得的科技管理帅才.早在1981年5月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4次学部委员大会上,师先生就为在我国实行科学基金制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中国科学院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后,特别是师先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后,对中国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高屋见瓴的见解和思路,并努力为之奋斗.鉴于师先生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89年被基金委广大群众推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0年以后任基金委特邀顾问.在庆贺师先生80华诞之际,我们就所了解的他在科学基金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贡献做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