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阅读心理”作了这样的说明:“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能技能,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就是说,在阅读时,感知、想象、联想、思维、记忆等心智因素,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心智技能,以及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各种意向活动,都是具有调节,促进作用的各种心理因素,它们交互作用而形成一个渐进的意识过程,成为决定阅读水平的关键所在。所以,能够准确地把握多种阅读心理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过程,对于提高阅读主体——学生的阅读水平,改善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状况,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意义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学生成绩的优劣。这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观念为基础的。其结果造成教育机制上缺乏合理、完善的个性培养运作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然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度个性化、自主化的人。所以,个性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一)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教育”。素质…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构建起来的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 ,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 ,其核心在于创新 ,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目前 ,我们教育中有很多与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 ,传统教育中存在着种种弊端是无法迎接和战胜挑战的。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愚昧的民族 ,它必然落后于时代 ,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 ,江泽民…  相似文献   
4.
1.教给学生以意会 领悟法进行大量阅读,不必字字求解,句句求通。采用这种模糊化学习方法的原因是: (1)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但不是任何思想都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比如要求学生对很熟悉的“风格”、“精神”、“作风”等词语作出精确的解释,这种连专门编辑字典的同志都感到困难的解词工作,自然要难倒学生,学生只能以词解词,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实,并不是真不懂,因为这些都是意义表达程度上引起的概念的模糊,看起来不明白,讲起来不清楚,但人们都能理解。因此,理解词语时,有必要运用模糊化手段,放手让学生去“意会”,这样,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就活了,阅  相似文献   
5.
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都作过研究。我国的林崇德教授等人的观点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他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研究,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①一、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传统上,教师的学科知识一直被放在首位。亚里士多德曾说,惟有知者才能教。确实,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要“授业…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誉满中外的教育家、学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教育家.他70余年如一日,毕生致力于语教育改革实践、教材建设和理论研究,书立说,身体力行,创造性地形成了独特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语教育思想体系,为开创我国现代语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纵观叶圣陶语教育思想发展的整体过程,培养学生语自学能力的观点鲜明而突出地贯穿于他的许多论述的始终,渗透在他的语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文中尖锐地指出:“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吕先生的这篇文章,被誉为“一声惊雷”,曾引起语文教学界很大的震动,广泛展开讨论,语文教学的研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是阅读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是因为语言描述的显象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二是因为作者写作时是通过想象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读者阅读时也必须借助想象的中介作用才能准确地、全面地把握作品所传达的复杂感情,才能接近作者  相似文献   
9.
试论语文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它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学科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做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树立新的知识观和知识教育观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给科学的思维方式 ;还给学生想象的时间与空间 ,培养悟性和灵气 ;还要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等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以培养21世纪的人才为目标,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的时代,需要新型的现代化的高智能的人才。建立合理的智能结构,加速智能的发展,是促进高智能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那么,什么叫智能?目前尚无统一答案。有人认为“智能就是智力”;有人认为“智能就是能力”;也有人认为“智能就是智力加能力”。这三种观点各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他们把智力与能力混为一谈,把知识与智力、能力割裂开来,忽视了知识在智能中的地位和作用。智能的构成应包括知识、智力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