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文化理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汉语中的兼类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界对形名兼类词探讨得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形容词向名词的转变上,而对名词向形容词转变的研究则偏少。本文从原因、方式、途径、类型、释义、历史地位及交际效用等七个方面回顾并梳理名转形现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地名,见证一域历史,承载一方文化.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接地带,东临渤海,内环京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拥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大地形,是全国唯一兼具各类地形的省份.河北地形的这一特点为河北特色地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其成为人们了解河北历史,领略河北风采,感受燕赵文化脉动的重要窗口.该文主...  相似文献   
3.
4.
以结构义理论为指导,根据辞书释义的实际情况,可归纳出"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七种主要结构义。此类复合词的结构义是由语义结构义和语法结构义"的"组成的,其中语义结构义是指在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语义结构中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兼类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界对形名兼类词探讨得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形容词向名词的转变上,而对名词向形容词转变的研究则偏少。本文从原因、方式、途径、类型、释义、历史地位及交际效用等七个方面回顾并梳理名转形现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沧州农业地名体现着沧州人民对特定自然和人文的独到见解。梳理研究农业地名文化可以丰富和完善沧州的地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宣传沧州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该文通过穷尽式地整理、挖掘与农业相关的地名,从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农事活动、地形地貌、政治事件、军事屯田等方面对农业地名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分析出沧州农业地名呈现出沧州独特的生产文化、历史文化、军事文化、政治文化、乡土文化和地理文化等文化价值体系。同时,该文提出4条宣传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沧州地名文化研究资料,有效宣传沧州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要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主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因此,造就和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是摆放在教育者面前的主要任务,加强探究学习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沧州地名见证了沧州历史文化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价值.该文从沧州人物地名文化、沧州多彩地名文化、沧州儒学地名文化、沧州文脉地名文化4个方面,对沧州特色地名文化进行了系统展示.带有特色文化的地名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同时也是一种渗透性强、影响力持久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既能够进一步完善沧州地名文化研究资料,又可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