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久前,《教育文汇》刊登了山东省特级教师、临沐县教育局马际娥老师的《新课改中的精彩对白》。文章发表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的朱华贤老师撰文《少一点这样的精彩对白》,表达了针锋相对的观点,引起了一番如何尊重学生的争鸣。为此,本刊特邀马老师在一些教育网站的论坛上发帖主持这次沙龙。一时间,教师们踊跃参与,讨论十分热烈。大家在思想交锋中,寻求共识,获得启迪。指导实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假期中有幸游览了原始森林,不禁被它的古老和神秘折服。见识了原始森林中的“林海”,才知道树木原来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导游告诉我们说:原始森林和人工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天然林树种是多样的,如果遇到灾害,一种树都死了,但其他树还能生存下来。正是由于这种生物多样性,使原始森林生机勃勃,生长上万年,这是人工林做不到的。由此我想到了教育:造物主费了很大劲,把每个孩子都造得与众不同,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却千方百计地把这些不同的孩子雕琢成一个样子,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中国古代教育中,孟子讲“直养”,禁绝旁逸斜出;荀子说“积伪”,不…  相似文献   
3.
从教的日子清贫而又平凡,蜗居陋室,与书为友,与世无争。清风明月伴一年四季,犹如那块与我朝夕相处的黑板,课堂上写满了神奇,生活中却擦去了功利。就像父亲沉迷于田地里的庄稼,我钟情于教育园地里生动着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马际娥 《班主任》2006,(11):48-48
"……一个叫刘静的女学生突然呕吐了.一时间,教室里乱作一团,同学们纷纷掩鼻而逃,尖叫声、责备声、桌椅的挪动声不绝于耳.我隐约感觉到,一个很好的班会主题正在'生成'.我静静地站在原地--我想让学生们好好地体验一下这一真实的情境……"这是发表在《班主任》2006年第3期《一堂"生成"班会的启示》一文中"生成班会"的案例叙事.  相似文献   
5.
对白片断一:“高峰同学,请你把这段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一节公开课现场,执教老师满怀希望地看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同学。“老师,现在我不想读!”小男孩不顾听课老师们在场,大胆地表达着自己的意愿。“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在后半堂课中,这位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获得了听课师生热烈的掌声。感受与体会: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师生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爱心交流,而不是让学生依附于教师,做只会听话的人。教育所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人的潜能,而不是让…  相似文献   
6.
朋友,请跟我来!今天,姑且让我做个导游,和你一起走进一个平和美丽的世界。首先,让我们一起踏上一年级语文的美丽旅途。当如水的音乐在教室里轻柔地流淌,瞧,一群如麻雀般叽叽喳喳的小调皮,闭着眼睛做陶醉状,而那个静柔平和的女教师则是左手执书,右手随着音乐和文字的  相似文献   
7.
朋友,请跟我来!今天,姑且让我做个导游,和您一起走进一个平和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领导让我将去年的爱心捐助活动作一总结,同时了解一下受助的学生是否在春节前给捐助人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以及表达自己对捐助人的感激之情。领导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应该教育这些孩子学会感恩,让他们做个知恩图报的人。”是的,这是我们每年都要做的一项工作,去了解那些孩子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9.
从教的日子清贫而又平凡,蜗居陋室,与书为友,与世无争。清风明月伴一年四季,犹如那块与我朝夕相处的黑板,课堂上写满了神奇,生活中却擦去了功利。就像父亲沉迷于田地里的庄稼一样,我钟情于教育园林里的花草。走进这园子,总是被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叽叽喳喳地环绕着。一张张欢快的笑脸如同亮丽的朝阳,绚烂的春花,让我的心情永远晴好;一双双亮晶晶的眸子纯真无邪、求知若渴,让我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而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找到了清澈如泉的真、善、美。当身体不适时,那个男孩子伸出他的小手,一边轻揉着我的额头,一边怯生生地问道:“老师,…  相似文献   
10.
尊重的艺术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教育家爱默逊有句名言:“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是一粒种子,只要把它撒进教育的土壤,就会不断地生长出更多的信任和爱。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尊重学生,才能让“尊重”扎根于教育的土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