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实践表明“历史解释”的理解与落实仍然是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从描述历史解释的教学样态出发,以实践问题为导向,以新课标为载体,从历史解释内涵、主体、客体、标准以及方法等学理维度重新审思历史解释的内涵与外延,为构建全方位落实历史解释的教学路径提供可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校长领导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决策和实施的过程。由于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每一项决策都有失误的可能,而决策的失误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管理中决策的失误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人格缺陷和决策机制不完善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减少决策失误需建立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执行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决策程序,追求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决策情怀,拥有统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3.
课程理念是对国家意志、教育价值、学科特质等的高度凝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教师应充分研读课程标准,对标课程理念,以此明晰历史课程育人目标、理清历史课程内容、强调内容价值引领、突出师生的双主体性、强化教学评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史学素养“六大意识”,并在明确史学素养培育教学基本流程的基础上,联结主题与史实、史料以及史感,融通“为学”“为教”和“为人”,进而以“教—学—评—研”一体化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在课时计划中,初中历史课通常一周仅有两课时,基本上被安排在上午的三、四节和下午,且以第四节居多,有时学校搞活动还可能被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很有限,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探究,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5.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单元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基本原则。而且,经过一年半的历史思维训练,学生基本具备了研读史料的能力,能够在史料情境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基本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史料,质疑史料的习惯。这些为学习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6.
“管理”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管”即约束、监督、限制、管制。“理”即引导、指导、疏导、理顺。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离不开管理,班级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学习主题是一节课的灵魂,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史感”范畴,具有统领课堂学习过程、提升课堂学习境界等功能。好的主题应当是和核心史实点紧密耦合的.主题完成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点的教学,同时也推动了主题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面对学校组织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核心素养有效落实成为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兼顾课程改革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以历史课程改革为个案,遵循课程的学术性和教育性,检视以往课程改革在目标、内容、主体、空间之得失,进而在真实的教育实践情景中建构目标、内容、主体、空间多维融通的历史课程样态,提出具体策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前,义务教育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上都图文并茂。以北师大版的历史教科书为例,七年级上册一本书有156幅图片,八年级上册有128幅图片,九年级上册有140幅图片。涉及图片种类多,诸如人物图、实物图、疆域图、形势图、进军图、经济分布图等。所选的图片具有实证性、典型性、代表性、选择性、可读性、探究性、趣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初中历史教材(北师大版)以主题形式出现,还是高中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专题形式出现,给人的感觉都是由原来的条条到现在的块块,这种变化,引发了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等教学因素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名师,造就了一派又一派名家,这本来是好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