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践操作活动是一种较普遍的教学手段,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相当一部分实践操作活动质量不高,有的甚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实践操作活动的目的认识不足,对如何进行实践操作活动设计不精,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优化实践操作活动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表内除法(一)”是第三册教材中的重点单元之一。除法,是四则运算中的一种基本运算,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一项特别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表内除法又是整个除法运算知识结构的起点。因此,如何整体优化本单元的教学,既是一个教学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理论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结构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贯彻义务教育大纲精神,强化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认识,增强优化知识结构教学的自觉性 知识结构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时,要注意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下面听课的过程中,深感应用题教学的步骤安排、环节的处理上十分一致,这似乎已成为应用题教学的一种“模式”,所以教师昔遍认为“应用题教学不容易上出新意。”应用题教学真的就一定要如此“模式”化吗?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亿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归纳和总结。至此,整数加、减法及相关知识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如何搞好本单元的教学,笔者拟从四方面谈淡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想。 一、深入分析教材,为科学处理教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 教学中, 应从知识的整体结构出发, 把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根据这个整体去系统安排教学结构, 组织教学过程, 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的,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系统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包含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能被2、5、3整除的数”、“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5个知识小节。整除、约数、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十几个概念是构成本单元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用下图反映出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及本单元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独立思考,并非单纯指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指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成分更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一、深入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整体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本单元包括“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应用题”两个子系统。在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教材由简单到复杂编排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涉及“运算顺序”、“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灵活选择互化方法使运算简便”等要素。我们知道,运算顺序直接决定着运算的准确性,简算标志着运算的技巧和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运算顺序”、“运算的灵活性”为重点,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训练,对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0.
注重操作活动的开展,是“九义”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在学校听课中了解到,不少教师不仅注意创设良好的操作活动氛围,而且较好地达到了操作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师只是从形式上接受了操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