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对楚国的“柱国”官称进行了考辨,通过对传世文献的梳理,认为“柱国”就是“上柱国”,是对楚国“令尹”和“大司马”的代称,并非实际的官名。  相似文献   
2.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为友。"曹础基《庄子浅注》第103页有注:"子桑户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楚国的"令尹"进行了重新认识,辨析了"令尹"这一名称产生于西周,非楚独创,它也不是楚宰辅的专有名号;对"楚终战国之世未尝置相"这一结论利用文献和新的考古材料分阶段地进行了重新论证,即春秋时期有《左传》为证、战国早中期有考古文献为证、战国中后期有秦末农民起义政权职官设令尹的反推论证,比以往的论证要更加完密。  相似文献   
4.
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秦国和楚国晚期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材料阙如,故其事迹不明。《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以后,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有学者认为《史记》中死亡的“昌平君”应该根据睡虎地简更正为“昌文君”。笔者认为《史记》并没有错,通过对两种资料的参互比对,发现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曾经被楚将拥立为“荆王”来反秦,并推测两人可能就是楚考烈王的弟弟。  相似文献   
5.
清代赵翼归纳“射石饮羽”故事的主人公共有4人,但古代文献的记载并不完全如此,楚熊渠和养由基才是真正的“射石饮羽”者,李广和李远只不过是“射石没镞”。论文主旨有四:第一,厘清文献;第二,分析了“射石饮羽”大体上是不真实的,除了一种难得的可能性以外;第三,“射石没镞”有很大的真实性;第四,“射石饮羽”有可能就是“射石没镞”。  相似文献   
6.
春申君迁吴及其对开发江东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申君改封江东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41年,并不是《史记》中所说的是公元前263年或者公元前248年。江东并不是春申君开发出来的,早在他之前,江东自身的发展和楚怀王于公元前306年设郡江东,江东的发展已经与楚国其他地方不相上下,春申君最多只能算是对江东的发展有进一步的开发作用,对此不宜作太高评价。  相似文献   
7.
论文重新论证了春申君的身份应该是楚怀王之子、楚顷襄王之弟,不可能是黄国的后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定他的出生年代:春申君大致出生于公元前320年,年寿在82岁左右,是一个长寿型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所拥有的考古资料,结合可靠历史文献,否定了古本《竹书纪年》中关于“自盘庚徒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徒都”这一记载的可靠性,论证了盘庚迁殷以后曾经发生过两次迁都,从而对商朝后期的历史进行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