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唐代群星璀灿的诗坛上,释皎然虽不及李、杜等大家,然亦自有其光辉。刘梦得说:“诗僧多出江右,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音之乐。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沏公承之”。(《全唐诗话》卷六)然对此一代诗僧,文学史上一般只提及他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其创作不大为人重视,或以为身入空门,思想消极遁世,其创作主要写山水游赏、宗教生活及经验,内容无可取。即有选家,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习、研究、宣传鲁迅,“决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任务,决不仅仅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任务,而是全体革命人民,首先是全体共产党员及其干部的任务.”①而“纪念鲁迅先生,首先要认识鲁迅先生,要晓得他在中国革命史中占的地位.”②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同志对鲁迅所作的经典式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们今天纪念鲁迅,学习、研究、宣传鲁迅,归根结底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以激励我们贯彻好六中全会决议,加强思想战线领导,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大历之后的中唐湖州著名文学家,主要是孟郊、沈亚之.分述如下: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两次应试不第,四十六岁(796)中进士,五十岁才任溧阳尉,后辞官奉母归湖州.元和元年(806)河南尹郑余庆召他,五十六岁时作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等小官.元和九年,郑出征兴元,又召为参谋,病卒于赴任途中.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叶是指雍正至道光前期,正是清王朝兴盛的时期.这百多年的湖州诗坛,人材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湖州籍诗人有五十多人,加上词人有七、八十人之多;客游湖州而留有诗歌者也不少.除张鉴、杨凤苞、闵南仲等附于“南浔诗派”另为文论述外,根据诗歌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反映社会矛盾、人民疾苦的,二是反映湖州蚕桑丝绸生产的,三是其它方面的.现就三方面选择十多位主要作家加以论述.在反映社会矛盾方面:有的反映了官府对劳动人民的迫害,有的反映农村破产的情况,有的表现贫富的对立,世风的变化,有的反映知识分子的贫困生活,现依次论述如后: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湖州诗坛上,诚如[清]戴璐在《吴兴诗话》中所言,“康熙中叶后,吾湖诗派极盛.”(卷十五)主要有乌程的“南浔诗派”,获港的章氏诗家,德清的俞樾诗家及“月泉吟社”,归安的“双溪诸子”(包括“竹溪唱和”在内共56人),武康的“前溪三子”等.其中为数最多的是章氏诗家,而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则为“南浔诗派”.  相似文献   
6.
现代派或现代主义是现代西方各种文艺流派的总称.在西方,对现代派文艺的范围、起源及主要特征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把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文艺都划为现代派的范围;不少人认为它已经消亡;有的却认为它是正在发展中的当代西方文学的主流.①我们近几年关于现代派文艺的讨论是采用后一种范畴.这种文艺思潮起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西欧开始,现遍于西方,至本世纪二十年代确立,三十年代后期形成高潮.现代派包含各种流派、各种文艺形式,其中有意大利的来来主义,英国的意识流文学,法国的超现实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美国、德国、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等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广大妇女在政治、经济、伦理、婚姻等各方面的压迫束缚下,失去了学习文化和发表作品的机会,因而历代女诗人女词人很少.湖州古代文学史表明:从六朝起,有作品传世的湖州女诗人(含词人),每个朝代不过数人而已.清代,在清诗复兴中,有诗词作品传世的湖州女作者,大量涌现,且大多有专集,其数量之多超过历代总和.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湖州女诗人(含词人——下同.)约有五、六十人,其中包括非湖州籍而适湖州人者.除数量之多外,清代湖州女  相似文献   
8.
湖州文学的发展,诚如前人所言,是随着湖州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湖州地称西吴,自周历汉为侯国,孙吴宝鼎中,立为吴兴郡……当南渡六朝士大夫之过江者,乐其山川,吴兴遂为大府”.“六代名贤至从……而文事亦日以富”,以至“东南文物为盛,湖州甲于东南”.在湖州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可作为第一个阶段,本文就这一阶段文学作一简略的介绍.湖州社会的发展.湖州的名称虽然是隋文帝仁寿二年(602)才因地滨太湖而得名,但湖州的文明却远在距今约四千至六千年的原始社会晚期就已开始.从钱山漾和邱城等遗址及出土文物看,在邱城遗址的下层有石斧、长条形小凿、鼎、豆、钵、盂等红陶器及建筑遗迹.  相似文献   
9.
南宋虽偏安东南,但两浙甚富.湖州已成为当时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是铸造铜镜和雕板印刷的中心之一.这为湖州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由于民族矛盾尖锐,关怀国事的作品成为湖州文学中最光辉的篇章.南宋湖州籍和卜居湖州的词人、文学家,前期有葛立方、倪称、葛郯、沈瀛、沈端节;后期有吴潜、吴渊、章良能、宋伯仁、吴惟信、周密、牟巘、沈禧、章谦亨、胡仔等.来湖为官、寓居一段时间或客游过的、有姜夔、杨万里、曾几、王炎、王十朋、汪元量等.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清代词学的复兴,在浙西(即今浙北嘉湖平原)来说,首先是嘉兴府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开先河,湖州地区较晚.清代中叶、主要是乾嘉时期的湖州词坛,其主要特点是词人数量及词著较清初有较大发展,然从词的思想内容、意境、风格及技巧言却到晚清才算成熟,朱祖谋作为继朱彝尊之后的一代词宗出现,才标志着湖州词学复兴的完成.湖州有清一代词人,据不完全统计有144人.除女词人多因生卒年不详暂不计外,湖州籍的清初词人只34人,而中叶却不少于48人.数量的增加,表明湖州词学的发展,但从质上看,思想的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