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校的课程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较强的民族性特点。这种民族性的特点在高等教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并反作用于课程的运行,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课程指导思想、目标、内容、生成基础以及组成和表现方式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通讯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在民族性的基础上高校课程又衍生出了国际性的特点。以民族性为主轴、以国际性为主要内容和特点的高校课程发展对当代高校课程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生角色体认”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应该做出的相关行为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认识是他对所在环境整体认识后的反应,是依据他自己的价值观而做出的一种反应。每个个体都会有团体角色意识和个体角色意识两种角色意识。学生个体有什么样的角色体认便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即将成为过去.新世纪的曙光已经初露。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一时间。对社会主义的各种责难相继出现.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引导下,大步前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笔者认为:正确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回首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笔者认为:她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自我完善到曲折探索寻求发展的过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生角色体认"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应该做出的相关行为的一种主观认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健康心理教育过程由于需要处理学生多元化的创业目标和功利性的创业价值等的矛盾,使得其教育本身的伦理性属性越发显性和突出,而这种伦理属性的逻辑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创业健康心理教育的内容设计、关系处理、技术使用、环境营造等具有积极作用.在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和创业功利性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自觉发展的主体伦理属性、尊重接纳的客体伦理属性、善化自由的内容伦理属性、关怀平等的关系伦理属性和宽松和谐的环境伦理属性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创业健康心理教育的本体伦理属性.  相似文献   
6.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是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结果,可归结为:帝国统治者处理帝国遗产的传统习惯,帝国缺乏较强的经济文化联系,帝国中央权力失控于地方贵族,帝国面临的内外压力,查理曼之后帝国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  相似文献   
7.
论中世纪新型生成大学课程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大陆上生成了一批新型的大学,其课程存在由于受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课程存在的内容、课程存在的形态以及课程存在的基础等方面。它对中世纪以后乃至现在的大学课程存在都有一定的借鉴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是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最严重的创痛之一。英国为什么要在19世纪40年代发动那场目的在于奴役中华民族的鸦片战争呢? 首先,就英国本身来看,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阶段向大机器工厂阶段的飞跃。正是这个飞跃促使了英国统治集团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资产阶级逐步成为英国政治,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资产阶级的本性之一就是不断地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我们知道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由于新贵族是从旧贵族内部分离出来的,具有特  相似文献   
9.
:2 0世纪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推进的结果。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转换的过程中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再到完善自我、曲折探索、寻求发展的阶段。2 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 ,在未来揭示自然奥秘时应采取既鼓励又有所节制的态度。笔者认为 ,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基于经济发展之上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它要求各类国家在推进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 ,因为这种合作会给全人类带来持久的和平  相似文献   
10.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由于统传文明受到西方文明以侵略方式的撞击而发生的一次以“求强求富”为口号,以挽救日趋没落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目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研究已有相当深度,仍笔者认为:仅从当时中国国情出发评价洋务运动显得有些片面,还应该同世界历史的发展,即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相联系,否则,将难以得出全面正确、令人信服的结论。正因如此,笔者试图从世界历史进程出发,对洋务运动作以肤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