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高圣峰 《培训与研究》2010,(9):10-13,17
一代文宗欧阳修彪炳千秋的"庐陵事业"是从夷陵起步的。这,既有夷陵山水人物的影响,同时更是欧阳公对"夷陵精神"——进取不嗟、勤勉有为、崇实尚信的发明。把握"夷陵精神"的基本蕴涵,进而在鄂西生态旅游圈中锻塑好"欧阳修"这一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品牌,或可大大提升宜昌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
高圣峰 《现代语文》2007,(5):117-117
走进中国学作品长廊,历代骚人墨客的惜时叹逝之诗实在叫人眼花缭乱!“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楚大夫艋原“惟草爪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一世之雄”曹孟德横槊而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诗仙太白也说“弃我去昨日之日不可斟”(《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云》);少陵野老则挠首低吟:“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赠卫八处士》)而岳飞凭栏高歌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更把壮怀激烈的渎书人之惜时推向了极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高圣峰 《现代语文》2010,(6):157-158
一直以来,笔者在进行高二语文复习中,发现一个较普遍的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刊的兴趣并非与日俱增,而是随着学习年段的提高,呈一种宝塔型。有的认为,到了高三,语文水平已是“揉成的果子做成的粑”,花了时间,收效甚微,因此“听天由命”,消极等待高考场上碰“运气”;有的不知复习什么和怎样复习,反映说课文看一遍与两遍都一样。对于课本与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