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中华民族和世界的未来走向,关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梦"应该具有开放性、对话性、多层次性等特征。就实现"中国梦"而言,当下中国既具有有利条件,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要真正实现"中国梦",必须处理好现实与理想、个体之梦与国家之梦、民族梦与世界梦三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传统社会由于强烈的事功意识,使得"立言"不朽往往成为士大夫"立德""立功"无望之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选择。现代社会由于专业分工的细化、知识和科学力量的凸显、知识分子身份的独立和自由、知识生产的职业化、"读书只为稻粱谋"需要的降低,"立言"不朽对人文知识分子显得更加重要和现实。古人认为"立言"不朽的三个必备条件是本于道、重文辞和有独创性。当今学界"立言"不朽意识非常淡漠,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当务之急是深化和践履古人"立言"不朽意识,充分发挥"立言"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关于前七子的诗学理论前人已多有论述,且褒贬不一,本文无意于就此再着笔墨,而是力求从历史的角度追溯前七子复古运动兴起的历史语境及学理逻辑,对这一问题的梳理也许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前七子诗学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孔孟没有诗学专著,他们的诗学主张主要体现于《论语》、《孟子》中,也仅仅局限于对《诗》的片言只语的评价中。孔孟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如何"成人"。这就决定了《诗》不过是他们达到"成人"目的的一个工具,也就由此决定了我们要想理解孔孟诗学的真义必须建立在"成人"这个基点上。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论研究大致有"求真"与"求用"两种研究路向,厘清二者各自言说的合法性非常重要。古代文论研究的"二重历史化"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第一重历史化主要指通过重塑古代文论产生的特殊历史语境以"求真";第二重历史化主要指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通过将古代文论历史内化以"求用"。只有实现"求真"与"求用"的和谐贯通,才能更好地推进古代文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篇所举汉赋“五家如一”的例子是褒义还是贬义,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通过梳理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褒义派占主流,之后持贬义的学者逐渐增多,对褒义派形成了挑战。相比较而言,褒义派更合理。这可以从前后文义的贯通、“极”和“终入笼内”等语词、“赞”言的“参古定法”、文学史的演进上等角度获得证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