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对1994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剖析'94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实行“3 2”考试制度的第一年,高考化学试卷亦首次采用150分制,其中客观实验题有1小题计2分,主观实验题有2小题计15分,总计17分,占卷面总分的11.33%.1.’94高考化学的客观实验题只有1小题.即.第一大题第2小题.与’89高考化学试卷第一大题第2小题,’90高考化学试卷第一大题第5小题所考的知识点相同,均为“基本实验操作”中“药品贮存方法”的正误的辨析,属识记范畴.解决这方面的题目,只要平时掌握了常见药品的贮存方法,无沦题目怎样变化,皆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聚合反应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大类型.前者是不饱和化合物里的碳碳双键或叁键中的一个较易断裂的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断裂而彼此连接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后者则多为含有二个官能团的单体相互缩合脱去小分子(通常为水、氨、氯化氢等)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下面分别加以讨论:一、加聚反应:加聚反应通常可分为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及其衍生物的加聚反应和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中间只隔着一个单键的共轭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前者在书写加聚反应方程式时其加聚产物只需将双键碳原子写在结构单元的中间,其它与双键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无论结构如何复杂均须写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如用2-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聚2-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漓)的反应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3.
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后,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简称为第一因素)将会使平衡移动,反过来又会引起该条件发生变化(简称为第二效应).那么怎样判断该条件如何变化,这是个颇感棘手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就很容易得出“第一因素”对某条件的影响远大于“第二效应”对该条件的影响,其净结果总是以“第一因素”为主的结论.现从一般的气体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乎衡分别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热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许多概念,以及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和技巧,不少同学尚掌握不够好,很有必要从实质上总结归纳。 一、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盐溶液中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和水电离生成的OH~-或H~ 结合成难电离的弱碱或弱酸,使溶液中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浓度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