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是以“以孝治天下”而著称的。汉代所要求的孝,范围很广,首先自然是“致养”、“物养”,印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欲望、需求,赡养只是孝的基本要求,而敬与顺才是孝更重要、更高的要求。汉代朝廷重孝,不只是口头提倡,又时时予以种种奖励;为维护孝道。汉代又从法律上肯定父子相隐、亲亲相隐;为培养孝之德,汉代又提倡尊老;汉代重孝,又引出了这一时代厚葬、久丧的社会风气。通过朝廷正反西方面的激励和制裁,因此,在汉代孝道得到极大地弘扬,获得社会普遍认同,成为那时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牵动着古代众多哲人的思绪。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开辟了中国生死观不同的基本分野,追求现世今生是中国生死论的主旋律。但在中国生死观上,也绝不是单一的入世结构,在人的一生中,要碰到许多不可克服的外在与内在的矛盾,因此,入世的主张必须有相应的超脱机制或超越机制作补充。这样,儒道佛的入世、避世、出世的不同生死主张构成了中国生死观的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界定了公正、公平与平等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详细阚释了教育公正的内涵,认为教育公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公正是指每个人、每个阶层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狭义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人正直和处理各种关系符合公认的道德准则,特别是要合情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和全体教育合作者。  相似文献   
4.
道家只承认天道的最高权威,主张人们应该杜绝人性、伦理的任何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天人合一,即道家宣扬人们必须放弃人为努力,而无条件地去"与天为一"。道家的"天胜人"说——本然论;天命决定论——实然论;道家的天人合一"与天为一"——应然论。  相似文献   
5.
"经济"一词,在古代是"经邦济世"的意思,儒学经济伦理观主要是:德本财末;藏富于民;使民以时。  相似文献   
6.
晚清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妇女解放的潮流不可阻挡。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妇女解放的广度和力度不断加大,但仍步履维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身体解放及不平衡性;男女交往与限制;婚恋自由与传统女性伦理的冲突。对于近代探讨妇女解放的历程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朱》篇对于否定道德的纵欲主义,理论上作了相当细密的分析,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道家人生价值论,其本质是倡导亲近自然,强调个体生命的价值以及精神的自由,忽视乃至排斥人的社会责任。对这种人生价值本质的最生动的注解首先是老庄两人自己的生活践履。  相似文献   
9.
阐释了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历程的八个阶段,先豢文化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源头;两汉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基本确立、成形时期;魏晋至隋唐五代是一个整合嬗变的时期;宋明既是中国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备、定型的时代,也是中国传统伦理体系进一步完备,纲常礼教的权威完全确立的时代;从明代中期到清代前期,一批被当时目为“异端”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公然对传统的理欲观、公私观、义利观提出质疑、批判;近代是中国伦理道德的转型期;现代是中国伦理道德多元期;当代乃是社会主义道德在中国建立时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