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永安 《红领巾》2004,(2):135-138
墨子对虚词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对虚词的训释涉及语气词、副词、连词等.墨子训释虚词多采用分类法、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他把意义看做虚词的核心和依据,并认识到虚词的抽象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2.
从意义和语音两个方面出发,考察佛经<大正藏>中有关"野马"的用例,又结合一些先贤已经揭示出来的汉语现象,论证了"野马"本义是水汽,它的原始形式是"焰".它还有一个形式是"阳焰"."野马"和"阳焰"是由"焰"分别通过衍生和重叠的方式演变而来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3.
传统音韵学对古韵的研究一直是采用《诗经》为材料,通过韵脚系联的办法达到的。应该说,这种方法经过多年探索,和古韵分部一样在逐渐密化,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加上清儒学风严谨,在考据基础上注重审音,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王力先生集古韵之大成,吸收了前代丰富的研究成果,加上自己的潜心研究,定为古韵二十九部,一直成为古韵圭臬。  相似文献   
4.
《字汇》的语音材料因来源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通过对几种相关韵书、字书部分音注材料的对比、分析可知,《字汇》反切的来源是《洪武正韵》;直音的来源则主要是《篇海》一系字书,最主要的是经过南京人李登校订的《重刊详校篇海》;除此之外,则来自梅膺祚自己的方言。  相似文献   
5.
一、《集韵》和《集韵》研究有宋一代,小学类工具书蜂拥而出,其中,韵书的刊刻也形成了一个高峰。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等重修《切韵》《唐韵》而成《广韵》以后,又于景佑四年(1037年)成《礼部韵略》,宝元二年(1039年)成《集韵》,前后大约30年,由官方编定三部有重大影响的重要韵书,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三部书中,当然以《广韵》影响最大,那是因为人们把它当成了《切韵》的替代品。其次,《礼部韵略》也产生过重大影响,那是由于士子博取功名必须依从此书。惟独《集韵》,虽同为官修韵书,却“刊行稀少,流布不广”[1](页2)。其实,在这三部著作中,《集韵》卷帙最大,收字最多,内容最复杂。但这也正是此书流布不广的原因[1](页2-6)。由此可以想见,《集韵》编辑难,流传难,研究更难。  相似文献   
6.
高永安 《文教资料》2005,(35):66-67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洪泽县教师进修学校1998年曾经构建过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但是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发展,经初步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原先的课程体系及培训方法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决定开展“构建综合性培训模式,提高新世纪小学教师素质”的研究工作。所谓综合性培训,就是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小学教师进行系列性、层次性、全面性、多样性培训的一种教学模式。新世纪小学教师的素质应包含以下四个层面:1.主体性的教育观念;2.全方位的育人本领;3.立体化的知识结构;(4)健全的人格个性。我们力图通过实验…  相似文献   
7.
一、有利于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学生到高中后不久,就在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乙种本上册的实验三中写明:“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伏,当电源的频率是50赫兹时,它每隔0.02秒打一次点。”翻开初中物理课本查看,书中没有提到交流电的频率,而学生却要根据以前并未学过的  相似文献   
8.
驻马店方言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马店方言有以下特点:1.中古的知、照组全部和精组的洪音合并,与日母形成一个系列,读舌尖前擦音、塞擦音;2.舌尖前擦音、塞擦音声母在儿化时读为舌尖后音;3.不分尖团;入声中,中古清声母今多读阴平,中古浊声母今读阳平;4.中古通摄三等多读细音。  相似文献   
9.
十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孔子学院,把推广汉语的脚印留在了一百多个国家.回顾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总结孔子学院分布与人口、经济、文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孔子学院的数量跟国家GDP总量联系不紧密,跟当地国的富裕程度无关,与孔子学院所在国人口的关系呈现复杂的情况,与国家软实力没有关系,与中国留学生去向有关,与中国移民目的国无关.  相似文献   
10.
"做""作"两个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探讨"做"作"两个常用字的关系,希望通过对历史文献、方言中的表现、现代汉语使用等方面的考察,勾画出这两个字的大致分别.从历史上看,"做"作"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其中,"作"早出,"做"是"作"的分别字;从方言上看,这两个字在大多数方言中的语音表现不同,"做"一般读zuo,"作"一般读zuo.从现代汉语的使用方面看,两个字表现为不同的语体色彩,"做"为口语,"作"有书面语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