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惠子善譬是《新序》中讲的一个故事:梁惠王表示不喜欢惠子说话总用比喻,惠子说:“有一个没见过弹弓的人问我弹弓长什么样,我回答‘就是弹弓那样’,他能明白吗?”王摇头。于是惠子说:“应该跟他说‘形状像弓,只是弦是用竹子做的。’说话的人用大家熟知的东西来描述大家不知道的东西,来使人明白,你让我不要用比喻,做不到啊!”故事告诉我们,好的比喻能够起到举重若轻的作用,让人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2.
<正>翻开历史长河的扉页,星辰漫漫,唤醒我们写作的灵感。这一期,将从帝王、俗世奇人两个类型入手,做素材运用的示范。君王篇楚怀王(司马迁《屈原列传》)故事简介:楚怀王在屈原的辅佐下,楚国的国力日渐强盛。内有美政,外有联盟,实力强大。楚怀王却识人不清,任人唯亲,内经不起身边的宠臣宠妃的挑唆,寒了忠臣的心;外经不起秦国的诱惑和哄骗,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和楚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高良连 《作文与考试》2023,(Z3):120-122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握手以表友好在中国文化中颇有渊源。甲骨文“友”和金文“友”都是由两个“又”字构成,形同两只手伸向一处,也有人认为状似两只右手紧握,但均意指协调、配合。范晔《后汉书·李通传》有云:“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据此衍生出成语“握手言和”,现多用于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重新和好。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内容之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从实际功用来讲,这些作品更能给我们许多人生启发,在我们失意或彷徨的时候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期笔者将先从谋士、谏官两个类型入手,做素材运用的示范,助你备考。  相似文献   
5.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虞世南《蝉》中有名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临江仙·柳絮》中有名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虞世南、曹雪芹的诗句启示我们思考“‘自远’与‘借力’”的问题。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正>写作议论文时,我们用的最多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其实,教材中的作者,就是我们眼前的宝贵素材,作为经典课文的创作者,他们的经历、观点,都有独特之处,且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正学以言,修辞立诚”的张岱年“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  相似文献   
7.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以上的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材料中有两个句子,句首的“陌生”与“熟悉”不止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一种思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可以理解为“陌生的事实阻碍我们认识陌生事物”,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事物的畏惧心理阻碍我们认识新事物”,也可以理解为“局限思维导致我们无视新事物”。同理,“熟悉阻止我们理解熟悉的事物”中第一个“熟悉”可以理解为“熟悉的事实”“麻木的心理”“惯性思维、固化思维”等。层层剖析对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性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这一期我们继续挖掘教材中容易被忽略的名篇作者素材,选取恰当的切入点来进行素材运用训练,期待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愿做红烛的闻一多(闻一多《红烛》)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中写到“烧破世人的梦”“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切入点:但问耕耘,只求无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