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实践中,很多教师的课堂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即过于注重课堂控制和通过奖惩制度达到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的目的,忽略了对学生积极行为的引导和激发,这就难以促进学生的不良行为的转变。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刚性太强而且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具有很大  相似文献   
2.
TIMSS-2023数学测评框架从内容维度和认知维度进行目标分析,主要指向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认知能力.其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具有一致性.分析TIMSS-2023数学测评框架内容维度的主题构成、主题领域的分布比例以及认知维度的“知道”“应用”和“推理”三个领域,揭示其“框架趋于稳定”“全数字化测评”“重视问题解决”“探究性任务”等特点,可以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评价中的评价任务设计、评价手段采用和评价质量提升等提供很好的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合作型纪律就是一种新型课堂纪律管理模式。它指的是教师有效地与学生和家长合作,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到制定、实施、评价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在充分的讨论交流中,教师、学生、家长民主决策,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纪律制度,并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合作型纪律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回归课堂主体地位,成为课堂管理的主人,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管理氛围,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对班级做出贡献,进而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以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一、三C原则在合作型纪律中的运用合作型纪律的基本方式体现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4.
交往教学论(Kommunikative Didaktik)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K.沙勒与K.H.舍费尔首先提出的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该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解放”作为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要求学校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  相似文献   
5.
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和开放化进程中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文章在明确"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新模式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学校选择、学生分组、过程管理以及"置换培训"的置换对象确定,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教师选择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3年初,笔者在宁波市随机选择了六所小学发放了180份问卷,对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表中,设置了12个问题,分别就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分工组合情况、参与程度、人际关糸及效果等无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文后的附表。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正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台湾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统整”过渡,出现忽视知识学习的危机谈起。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该如何整合作为切入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整合需明确其基本性质与特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整合需把握两个原理:科学统整与衔接;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指定领域整合需关注三点要求。希望通过分析与反思,对实施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课堂管理新思维:激励型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实践早已证明,运用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激励同样能大大地调动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进取心和责任感大大增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教师尤其要重视激励在课堂管理中的科学运用.所谓激励型纪律,就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使学生的消极行为转变为积极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