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已进入一个新的世纪,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认清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抓住当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时机,认真研究新特点,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增强它的时代感、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魏影  王小红 《历史档案》2007,610(1):81-86
清乾隆朝为解决日益拮据的八旗生计问题,开始采取京旗回屯政策,即把居住于京畿一带的闲散满洲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这是一条满汉权贵皆视为"绵固久远"的根本大计.对于这一问题,以往虽有学者论及,但因史料阙如,至今未见完整论述.本文拟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详述此次回屯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说到工资管理,先要明确工资的概念。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应该体现按劳分配的货币表现形式,它具有两个基本作用:即保障作用和刺激作用。工资的保障作用,是保证和改善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工资的刺激作用,因为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的调动,既要靠精神鼓励,也要依靠物质鼓励,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所以运用工资这一经济杠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最主要的物质鼓励手段之一,可以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前沿阵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通过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要求,提出了通过各方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双师教师培养机制;拓展引进渠道,进一步优化双师教师队伍结构;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搭建双师教师成长平台;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途径,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五年来,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执政实践.今天,我党执政中正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继承和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才永葆了党的执政活力。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影 《文教资料》2013,(22):88-89
随着“协同创新”理念的提出,要求创新主体间打破壁垒,充分运用“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实现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因其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等特点,能够在协同创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一种社会组织,高校管理者进行的是大学教育管理,面对的管理系统是大学教育系统。高校管理者的工作任务,既有管理的一面,又有服务的一面;既要按照上级给他们提出的目标,借助于自己的能力,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又要不辞劳苦,为全校的教职工提供种种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即为他们服务。所以高校管理者这种社会角色,具有管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7月6日在黑龙江大学隆重召开. 与会代表在大会和分组讨论会上,从各自角度畅谈了中国"科举制与科举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热切地展望了"科举制与科举学"研究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9.
魏影 《文化学刊》2008,(1):77-83
清军入关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先后实行了招垦与封禁两项经济政策,对招垦政策的兴废史学界已有定论,但封禁政策始于何时,史学界至今众说纷纭。实际上,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在清前期的东北地区,清廷从未实行过完全意义上的封禁政策,并且两项政策的兴废张弛都是由清廷对东北的特殊需要所决定,是与统治者的自身利益相一致的。然而,在客观上,招垦政策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封禁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东北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0.
魏影 《文教资料》2009,(31):170-172
随着高校的发展,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青年教师正在成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骨干。但有些青年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淡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不足,难以适应真正履行教师神圣职责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情感认同机制、利益互动机制、自律转化机制等动力机制的作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