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诸多变化中,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农村电力设施的更新替换。农网配电线路经过大规模的配电网改造,高低压配电线路网架和设备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根据县供电支公司配电网络的实际运行状况,对近几年间所发生的10 kV 配电运行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结合其他单位配电运行事故,找出农网存在的主要薄弱点,积极探索防范措施,这对于提高农配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致力于分析农网建设中10 kV 配电线路在操作中出现的主要故障以及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2.
围绕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结合实验中心管理运行特点,提出建立科学规范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同时探讨科研与实验教学联动的运行体系的构建方法。从实验中心布局和建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验中心人才培养、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实验中心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实验中心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原有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基础上,通过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了高效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优化和重构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提高了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了学校实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F+VP"疑问句式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发展到现代,这种句式呈地域化分布的现象更为明显。对"F+VP"句式分布于云南的特点的研究,得知云南方言"格"问句与吴语、江淮官话区的"F+VP"问句应该是同源的。从源头来看,吴语、江淮区的"F+VP"问句更多是历史的遗留,而云南方言中的"格"问句则是大量江淮区移民带来的语法现象,这些移民主要来自于今天的江淮、吴语区。云南方言与吴方言之间有明确的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5.
"F+VP"式疑问句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其源头主要有二:一是上古时期所存在的三种表疑问的问句形式①VPneg②VP+Prt…③VPnegVP,至中古时期,呈现出句式A4:F+VPneg+(Prt);二是上古时期另一个主要表示反诘而非表示询问的句式F+VP+(prt),这类问句成为现代汉语方言"F+VP"疑问句式的另一源头。  相似文献   
6.
以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为依据,从汉文化本身出发,通过对<雷雨>选段的语用分析,剖析了话剧中通过话轮转换激化的矛盾冲突,展现了语用分析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