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三角代换是一种换元法,虽然换元法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守,那就是:作变量代换时,新的变量的变化范围必须确保原来的变量的变化范围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黄厚江老师说,读写人记事散文,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应该关注作者或者说文中的"我"的情感。[1]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项脊轩志》中"我"的情感呢?我们常讲,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理解散文的"神"自然应该从其"形"入手。笔者认为,《项脊轩志》这篇散文所写的"形"都围绕一个"变"字展开。孙绍振老师认为,经典的文本内容既有显性的层面,也有隐性的层面,[2]同样《项脊轩志》的"变"也包括"显性之变"和"隐性之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诗歌是传承下来的一朵魅力的奇葩,有着独特的表达模式与情感诉求。它不仅仅一种高雅、美奂的精神产品,而且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时空的历史长河中,诗歌浸染了人们诗性的思维,宛如一条涓涓细流,成为不同时代的才子佳人们抒情意志的重要文化元素。即时在“五四”运动掀起白话诗歌,创立了另一种新文学的文体形式,进入现代诗歌的发展阶段之后,  相似文献   
4.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黄厚江老师说,读写人记事散文,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应该关注作者或者说文中的"我"的情感。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项脊轩志》中"我"的情感呢?我们常讲,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理解散文的"神"自然应该从其"形"入手。笔者认为,《项脊轩志》这篇散文所写的"形"都围绕一个"变"字展开。孙绍振老师认为,经典的文本内容既有显性的层面,也有隐性的层面,同样《项脊轩志》的"变"也包括"显性之变"和"隐性之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