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永达 《学周刊C版》2010,(2):140-141
学生作文不能当成语文作业来看.要看作是学生创作的作品。学生创作出作品来,也是千辛万苦的,就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补偿。最好的补偿莫过于替他们找到读者.得到反馈。作文上墙评改不失为一种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带了几届毕业班学生,常常碰到发下去的习题学生只做了A、B、C、D选择题,真正需要读一读、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的地方,学生却是眼巴巴地等着上课听答案的尴尬情形。由此我想到为什么有许多学生不想做语文作业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是语文学科内容的博杂,看得见,摸得着,就是理不清。其次是做来做去到考试时还是云山雾罩的,准确度太低。许多教师在复习时进行一个一个知识考点的训练,可这实在是又烦又枯燥,学生又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花半天时间写定了600字以上的作文,只有一种解脱感,很少能享受到解开数学证明题那样的成就感。长此以…  相似文献   
3.
一堂导读课,如果起始阶段平平常常,毫无特色,只是按板书题目、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几个老常规教,那就引不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钱梦龙说:“如果开头的几个问题先把学生‘闷’住了,那么往往会造成整堂课的气氛沉闷。”因此,语文教师要巧用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之初就把潜藏于学生无意识、深层次中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的长衫犹如祥林嫂的眼睛,是人物思想情感的外在显现,是人物灵魂的影射。作者借助这扇小小的窗口,展示人物的外在形象,描画人物思想演变的轨迹,揭示人物性格渐进的本质原因,预示人物命运的没落去向。作者要通过长衫这一视点告诉我们,孔乙己们上演的悲剧不仅仅是人物性格的悲剧、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由生活环境,特别是周围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影响下产生的悲剧长衫作为孔乙己和社会的一个联结点,它的穿上和脱下既是个人的自愿与偏爱,也有社会的逼仄和无奈。孔乙己为什么非穿长衫不可?首先,穿长衫是孔乙己受到的教育程度的表征化,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