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混合所有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一种新的所有制类型。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集中扩张资本和优势互补的优越性,有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1、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重视人力资源开发;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3、建立健全开发机制,发掘人力资源潜力;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源素质;5、切实加强职工培训,发挥人力资源效能。  相似文献   
3.
高校“两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此,要突出德育功能,激发学生创新动力;强化“三个面向”,提供创新源泉和基础;采用“对话研讨”,培养创新精神和性格;理论联系实际, 构造创新思维模式;坚持“少而精”,营造自创新氛围;改革考试制度,形成良好的创新导向。  相似文献   
4.
魏澄荣 《中国培训》2000,(11):16-17
世纪之交的几年 ,正是我国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断凸现出来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城镇职工的下岗和再就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以为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 ,实施再就业工程。一、人力资源素质不高是产生再就业问题的内在根源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矛盾。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首先表现为劳动力资源总量迅速增长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超过总人口增长 ,潜在劳动供给人口超过实际劳动需求人口 ,形成持久的就业压力。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 ,就业压力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西方国家“混合经济”理论产生及其内容和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根本区别和共同点。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办学效益的基础。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就越高。谁的“产品”质量高,谁就能占领市场。“教育大计,质量第一”必将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中学校改革的主旋律。教育质量的提高要以改革为前导,又以必要的内外部因素为条件,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所内具的和谐本质、和谐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循环经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人和自然及社会和谐统一的系统观、低消耗和少排放的生产观、综合利益一致性的效益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除了提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还阐明了以人身发展程度为特征的三大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阶段.本文在阐述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涵义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定位及特殊本质,进而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经济,因此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面对知识经济,高等教育要深化改革,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利益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根本因素。而人力资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主要靠教育和培训,在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