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1篇
  2006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春天,当岭南气温在19—26℃时,许多小水库、湖泊、大山塘的白鲳鱼,纷纷游窜觅食,它们的活动能力和鲤鱼、鲫鱼差不多少。该鱼性情活跃,生长快,游窜抢吃十分凶猛。其垂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先简单谈谈中国当代新诗的一些情况,然后着重分析和探讨当代新诗的一个突出表现手法一一象征。众所周知,“朦胧诗”的争论,在我国诗歌界曾起起伏伏进行了好几年,并以其规模的宏大和调子的激烈,吸引了诗坛内外广大人士。其实,朦胧诗这个提法并不准确。我们并没有见到一套完整的艨胧诗理论或一群自封或被公认的“朦胧”诗人。就是说,虽然“朦胧”可能是某些诗人的某些诗作的一个特点,但它并没有形成一个流派。争论中为了方便,双方都沿用了它,其实指的却是“十  相似文献   
3.
也论阿Q     
一一说起阿Q,人们脸上就会情不自禁地浮起笑意。这种笑主要是嘲笑,同时也含有某种亲近。由于伟大的鲁迅,阿Q不仅在中国无人不晓,在世界文坛上也享有一定声誉。罗曼·罗兰很早就对《阿Q正传》给予过极高评价。法国的剧团曾将“阿Q”,搬上舞台。电影《阿Q正传》的拍摄,又一次使国人瞩目、世界开眼。自“阿Q”问世后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文章洋洋洒洒,难计其数。“阿Q”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典型形象,进而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用语、成为某种象征、某个符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