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1.
论曹植游仙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植对现实满怀忧患,内心压抑痛苦,建功立业的抱负无法施展,便借游仙这一幻想形式来超脱生命的悲剧,他们希望保全生命,延长生命,建立不配的功德,获得生命的永恒,也希望摆脱尘世的束缚超脱于功名之外,追求道家式的逍遥,获得生命的快乐自由。  相似文献   
2.
竹林七贤追求个体身心的自由与完美,把庄子的人生哲学纳入玄学体系中,使竹林玄学成为一种人生哲学.这种哲学虽突出了个体存在,但又导致了士人人格的分裂,既追求人性的自然,又无法真正割舍名教,在矛盾中带有儒道调和色彩.  相似文献   
3.
司马相如的创作心迹可分为三个时期:慕战国策士余风,辞官游粱,为创作辞赋打下坚实的基础:游粱归来,东受七经,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将学、经学融为一体,进入创作成熟期;为学侍从,作赋以讽,为大一统政治服务,欲拔弄臣之位。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文学》将“马融追杀郑玄”这样失之常理的事置于首篇,其原因可归结为:一是马融为外戚豪家,难免为士人轻视、排斥,而郑玄为纯正的经学世家,士人自然愿意与之亲近。二是马融达生任性;慢待士子及后学;党附梁冀,草章诬李固。这些行为招致士人的反感与不满。而郑玄则表现出士子们特有的操守与气节,赢得时人的尊重与赞扬。三是刘义庆借这样的故事“褒郑贬马”,意在配合刘宋王朝倡导儒学,清算魏晋清谈之风和名士的纵情怪诞行为。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对曹操着墨较多,充分肯定他为"乱世英雄"。为打造这一形象,刻意将叙事视角聚焦在真假"英雄"辨识上,以此颠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英雄不在形貌、出身,而在才智、率真的本色。显然,该书所编撰的材料并没有损害曹操其形象,反而表现出对他的偏爱与维护。  相似文献   
6.
人们指责山涛 ,贬低山涛 ,主要认为他不该出仕司马氏。如东晋孙绰说 :“山涛吾所不解 ,吏非吏 ,隐非隐 ,若以元礼为龙门 ,则当点额暴鳞矣。”[1 ]似乎只有隐而不出才能为名高。尤有甚者 ,把他的出仕看做是一种变节行为 ,把山涛看成叛党。如余嘉锡先生说 :“巨源之典选举 ,有当官之誉 ;而其在霸府 ,实入幕之宾。虽号为名臣 ,却为叛党。平生最与时俯仰 ,以取富贵。迹其始终 ,功名之士耳。”[2 ] (P53 6)这与当时孙盛的评价“通简有德”不同。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注引《魏氏春秋》之所以有如此差异 ,是因为其中存在着一个以什么样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嵇康的生命观入手,认为嵇康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由于现实斗争的残酷,使他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超脱生命的忧患。于是岙康借游仙诗来抒来他的生命情感,把隐逸体玄融入游仙之中,使他的游仙诗与曹氏父子不同,不在于长生之想,而在于免祸全身,不在于享乐自由的追求,而在于获得一种泯灭是非善恶与造化同体、与自然合一的怡静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