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佛教主张出家无家,这也是唐代社会习俗及法律对僧尼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而朝廷频频发布诏令敦劝僧尼奉行孝道,佛教学者也重新解释孝的含义并大力宣传佛教的孝道,就使出世的佛教具有了浓重的世俗的意味,僧尼出家而有“家”,传统的出家观念就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2.
隋唐时期,山东地区佛教发展到鼎盛阶段。不但寺院兴盛,造像众多,而且佛教宗派传播广泛。山东成为全国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山东佛教在当时的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947年5月中旬,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孟良崮战役,是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战役。这一战役,开创了华东我军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这一成功的战例,不仅显示了陈、粟非凡的胆略和气魄,而且表...  相似文献   
4.
从僧尼对自身理想角色的认同及社会习俗对僧尼的基本规范来看,精勤练行、超脱尘俗、脱离世俗家庭的僧尼受到赏识和推崇,成为唐代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僧尼。但是,随着历史背景和社会习俗变化,对僧尼理想角色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自秦至汉唐,建都关中的政权必然会把均、房之地作为关中地区的外部屏障,为此会对均房之地给予相应重视,移民进行开发,将宗室、贬官等以徙居的名义送至均、房之地以加强对那里的监督与联系。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均房之地具有贯穿几大基本经济区的重要战略位置与攻防皆宜的山川便利,出于战略的需要,均房之地成为经常的移民区。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具有非常鲜明的史学特征,其中有很多材料都为他书所缺载,亦有许多材料为后世史书所采用。因而,《世说新语》称得上一部杂史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