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教学行为与课程理念对接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书平 《继续教育》2003,17(5):55-56
一、问题透视与成因 1、心理情感与课改行为的对峙 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同时,人们对教师行为和角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培训工作中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等等。这些理念在荡涤传统观念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长期传统教育文化影响,在教师心理上形成很难改变的教学文化心向,加之课改的复杂与艰难,需要教师从实践操作层面对课程理念进行内化,当进入课改核心地带——课堂教学改革时,若不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力、情感态度和已有经验,那么,在改革过程中,他们可能将新课程理念作为一种外在知识形式去了解或接受。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新的理念不予融入或排斥,甚至有时还会产生抵  相似文献   
2.
传统数学教学依据“目标—达成—评价”模式,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相悖,“登山型”数学学习形式是构筑、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极好形式,在教学设计、内容组织与方法上,有其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的特征,把握这些,是实施“登山型”学习方式、“活动—经验—表现”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做”或非操纵的引导下,利用已有数学基础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对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手、脑、行为(做)去自主探索、体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简言之从“做”中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做)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以下是通过动手操作教学,对初中数学内容与环节的探…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