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宋代,郑州作为距离国都东京最近的城市,其发展状况颇受朝廷的重视。此地的知州,要么是受到优渥的元老勋臣,要么是即将拔擢的青年才俊。绝大多数的知州能够针对郑州的具体状况,作出符合历史发展的举措,或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发展经济,或兴学重教、选贤任杰、教化民众,从而名垂青史;也有少部分知州无所作为,甚至违法乱章,徇私舞弊,为后人所批判。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郑州,位于东西两京之中,深受首善之地的熏陶,文化状况较好。数不胜数的名师大儒在此地宦游、暂居,留下了有关郑州的大量佳作。在宋代重视教育的背景下,郑州州学的发展态势良好,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郑州人梁周翰、杨朴、毕仲游等,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学风醇厚、名家辈出是宋代郑州的发展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北宋中期的僧人文莹,常出入于朱门显宦之家,其笔记《湘山野录》记载了众多北宋前中期的名人轶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有一则关于陈尧佐和吕夷简的资料,为他书所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此,笔者在简述此资料的基础上,引出相关资料,补充学界对吕夷简和陈尧佐这两位名臣的研究。一、缘起:《湘山野录》对吕夷简和陈尧佐的记载文莹在《湘山野录》中收录了一则有关吕夷简和陈尧佐的故事:吕申公累乞致仕,仁宗眷倚之重,久之不允。  相似文献   
4.
隋朝开凿通济渠后,在两岸多种植柳树用来保护河堤,河堤柳景由此肇始并传承于后世。因通济渠的开凿而形成汴河新柳景观,为郑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为重现汴河新柳景观,郑州市通过制定相关规划、整治河道河堤、栽种柳树和绿化草坪以及开展生态保遗工作等,打造了一条柳青水秀的美丽运河,为通济渠沿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