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和我国中等教育的现状,吸收近几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国家教育委员会对1978年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原大纲”)进行了修订,于1987年2月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学数学教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初中《几何》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第二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册共分三章:第六章相似形(约34课时),其中第三大节位似形(5课时)是选学内容;第七章圆(约50课时);第八章视图是选学内容(约12课时)。本册教材是在学完《几何》第一册,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几何语言、图形及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几何知识的难度来说并不大,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却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生在认识上要经过两次飞跃,一次是由图形全等到相似的飞跃,也就是由保距变换到保角变换的飞跃;一次是从多边形到圆的飞跃,也就是从直线形到曲线形的飞跃。如果讲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第四册(试用本)共有三章。前两章是代数内容。其中“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包含了能归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一些高次方程、分式方程、根式方程以及一些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指数和常用对数”一章包含了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分数指数、n 次根式,以及关于常用对数的一些性质和计算,至于对数函数的内容,则在高中第一册。  相似文献   
4.
新编初中数学第三册,将在今秋开始试用,现简单介绍如下。 1、主要内容按照大纲规定,初中数学第一、第二册,都是代数方面的内容。从本册开始,出现几何内容。前三章是“直线、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而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中心。这些内容基本上包括了关于直线形全等问题的基础知识。关于直线形相似的知识和关于圆的知识,则分别在第四、第五册中出现,这样可以使初中学生经常接触到平面几何的内容,不断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5.
论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性人民教育出版社鲍珑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课、劳动技术课。这些课程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由于生产的发展,生产的技术要求的提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三册(征求意见本)将在今秋出版发行。有些省市准备今秋在高中二年级试用;另有一些省市仍用当地编写的过渡教材,但也已着手准备用这册教材进行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在本册油印本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教材编写单位、教育学院和广大教师反映,这一册的内容是必要的,但份量较重,难度较大,迫切希望采取一些辅助性的措施,帮  相似文献   
7.
劳动技术课是中等师范学校新设的一门必修课。这个大纲是中等师范学校的第一个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大纲的颁布将推动师范学校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对劳动技术课教学走上轨将起重要作用。 大纲是在吸收国内外的经验,并比较充分地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师范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较大的灵活性和明显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第四册(试用本)共有三章。前两章是代数内容。其中“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包含了能归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一些高次方程、分式方程、根式方程以及一些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指数和常用对数”一章包含了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分数指数、n次根式,以及关于常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第四册(试用本)共有三章。前两章是代数内容。其中“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包括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包括了能归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一些高次方程、分式方程、根式方程以及一些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指数和常用对数”一章包含了零指数、负整数指数、分数指数、n次根式,以及关于常用对数的一些性质和计算,至于对数函数的内容,则在高中第一册。最后一章“相似形”是几何内容。这是继初中《数学》第三册的“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以后的内容。到了第五册,还有“圆”的一章,就结束了平面几何部分的内容。现分别对本册各章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初中《几何》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第二册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一册共分三章:第六章相似形(约34课时),其中第三大节位似形(5课时)是选学内容:第七章圆(约50课时);第八章视图是选学内容(约12课时)。本册教材是在学完《几何》第一册,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几何语言、图形及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几何知识的难度来说并不大,但是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却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学生在认识上要经过两次飞跃,一次是由图形全等到相似的飞跃,也就是由保距变换到保角变换的飞跃,一次是从多边形到圆的飞跃,也就是从直线形到曲线形的飞跃。如果讲视图一章,那么学生还要经历一次由平面到立体的飞跃。这些飞跃不仅包括知识、内容方画的变化,而且含有思想方法上的变化,对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内容,开始要有个认识上的适应过程。如何使学生顺利地渡过这个阶段,是修改本册教材时的一个任务。在修改过程中,我们认真吸取了几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并考虑到这一册是供初中三年级使用,修改时注意减轻分量和放宽学时,并适当地加强与代数知识的联系。下面对本书的修改情况和我们的想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