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鲍钰清 《福建教育》2023,(20):39-42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学前教育过程质量的关键,是幼儿园课程质量最终作用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结果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借助在师幼互动质量评估中广泛应用的CLASS评估系统的框架,从“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育支持”三个领域出发,探讨三个领域中高质量师幼互动的若干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从动机、社会文化和认知等不同层面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的。本文将引导幼儿教师从幼儿深度学习的角度反思自己的师幼互动质量,并活用CLASS评估工具进行自我检视、剖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鲍钰清 《科教文汇》2011,(30):77-77,99
儿童生活世界是儿童生活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总和。游戏正是连接儿童生活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纽带,把"无我之物"内化为"有我之物"。因此,在儿童教育中,成人必须学会等待,向儿童学习,并使儿童获得自我塑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评价方法,弥补了传统标准化评价的不足,关注真实的学习情境所具有的复杂性,强调幼儿作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全面过程。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学习故事”有助于教师在更广泛的情景中理解儿童的学习,运用一种描述的方法来评价儿童,让评价者在肯定儿童进步的同时认识到这一过程的社会性建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将教师的视角从聚焦幼儿的薄弱环节转变为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优势,对改变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正如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在他的《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全书末尾所写的那样:“人类的历史,就是那缪斯本能唱着的一首歌,永远不会停歇。”本书勾画了一种儿童艺术教育的美好的应然状态,然而,现实中的儿童艺术教育却并不令人乐观:成人没有正确认识儿童艺术的本质及其与成人艺术的关系,导致现行的艺术教育束缚了儿童心中“本能的缪斯”。因此,厘清儿童艺术与成人艺术的关系,使二者由对立走向对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验”是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施中被提及的高频词,但在实践中要处理好经验获得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从而真正构建高质量的园本课程绝非易事。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是动态生长且有不同层次的。幼儿园建设园本课程,应认真研究幼儿的生活,为幼儿经验生长创造条件,适当推动幼儿经验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实施背景下,必须依靠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来提高幼儿教师实施幼儿园课程的能力,保障每一名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学习并获得发展。调研发现,目前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制订与实施中存在高度集中、时间管理"单轨化"、内容粗放缺乏整体规划、忽视生活环节等问题。本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定位和教师对一日生活制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依据《指南》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7.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设计与实施、观察与评价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本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采用德尔菲法和观察评定法,建构了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观察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即预设性事件、生成性事件、管理事件;10个二级指标,即材料投放、环节组织、提问、总结、个别指导、理答、评价、应变、规则与期望、纠正不当行为;20个三级指标,即材料充足、材料种类多样、材料适宜、环节形式、环节次序、开放性问题、提问对象、发展概念、迁移经验、个别指导、回应幼儿需求、候答、纠正补充、追问、高级语言、有意义的评价、意料外的回答、与预设不同的做法、规则与期望、纠正不当行为,并对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在各指标上的教学行为表现进行了描述。该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和改进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1840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Kindergarten),意为“儿童的花园”。在这里有以幼儿为本,崇尚自由、自我、平等的幼儿园精神。然而,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无尚崇拜反而使人日益异化为科学技术的奴隶。儿童不再是有个性的鲜活生命,幼儿园空间“人”性缺失,不复当初“儿童的花园”的本来面目。德国教育学家博尔诺夫曾说:“教育应该帮助人实现希望,创造新的安全空间。”  相似文献   
9.
儿童与成人对于艺术有着不同的理解。儿童艺术是一种口头文化,具有整体性,是自然能力的体现;而成人艺术是一种书面文化,具有专门性,是文明能力的体现。儿童艺术与成人艺术应当由对立走向对话,达到一种彼此独立又和谐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