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成果,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的教材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但时至今日,仍有需改进之处。一、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材体系的缺陷1.内容上有杂乱之嫌虽然各种版本的教材编写都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但各章节内容却有重复性,如爱国主义与时代使命、集体主义与人生理想、道德建设与诚信、人际关系与择业等。2.教材内容偏重于告知,不利于践行。通用教材通篇都在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但没有设计具体环节,让学生去体验教材上的描述,也…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主导性固然不可任意更改,但离开了人的健康发展,社会也不会健康有序。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也是为人服务的,人最需要健全的是精神性,本文从道德文化与法律文化的视角对构建人的精神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玩"手机几乎成为人的常态化生存场景. 人的意志在机器面前逐渐消失,技术的魔力似乎正在消解主体地位. 从技术泥沼中脱困而出,重建强大的主体意志,是当代人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技术时代的来临,技术与创新日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创新意味着运用人的无限智慧向未知世界探索,技术创新的结果有两种:要么造福社会,要么危害社会。从人类长远利益看,我们对技术的运用终归要受到伦理的制约,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整体利益的方向前进。因此,作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势必要沿着二维的方向进行,既具有探索物质世界的科学精神,更要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之情怀,只有这样,人类的美好未来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5.
审美、感悟与人文素养——透视影视文化中的德育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影视媒介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以无可阻挡之势征服了广大的青少年。它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激活并引领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潮流,标志着大众审美时代的到来。然而,充斥荧屏的影视文化资源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如不加仔细辨别,它们带给人们的影响可谓喜忧参半。从影视文化的审美角度出发,探索优秀节目带给人的“心灵鸡汤”功能——形象青睐、个性推崇、情感共鸣、价值认同、感悟人生、行为效仿,为解决当下大学教育人文素质缺失的症结,必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