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文章,应清新自然,有真实内容和情感。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但今天,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作文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现象。多数语文教师虽深知作文离开生活便成无源之水,无奈只是空叹学生无生活而已。从教语文几年,我觉得让学生写真情并不难,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同时它也赋予我们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的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齐莫曼教授认为:当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这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的学习过程。如何适应新的课标理念,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是当前广大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以《“布衣总统”孙中山》这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形势,生本高效课堂,以学生为本,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结合教育实践,生本高效课堂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了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提高能力,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念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超越时空,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地再现了自然与社会生活,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利方式。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我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用现代诗改写《水调歌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7.
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就是一种自学的审美过程,贯穿着审美因素,以能让学生产生美感,作为评估一节音乐课优劣的最高准则。而且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正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音乐教育只有在对真、善、美统一,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发掘其独特作用,才会实现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同时它也赋予我们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的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语言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独白、对话的描写,用来表明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方法。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语言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从而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个美的世界,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用教材中的美、生活中的美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美的事物的熏陶、感染下,使情感理性化,建筑起美的心理结构,对其精神世界发生作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现结合我的教学体验对语文学科中的美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