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引领性创新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企业突破位势"天花板"、以"非线性打击"的技术轨道迈向世界一流创新企业,有助于拉动产业链生态位,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竞争力,而高质量外部审计有助于实现引领性创新,这是因为:高质量外部审计能够减缓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冲突、促进引领性创新战略生成、缓解引领性创新的融资约束、促进完善引领性创新生态系统.然而,当前外部审计距离高质量外部审计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外部审计机构风险意识不足、外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对象沟通不畅、审计结论单一等.为此,文章从企业、企业监管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不同角度提出致力于促进引领性创新的外部审计机制优化建议,包括:赋予外部审计战略意义、设计提升外部审计质量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的孵化是一个需要不断协调的过程。阐明不同类型集群孵化创业人才的协调机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仅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创业人才的成长,还可以使产业集群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本研究结合产业集群各主体的作用特点,将集群创业孵化分为"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高校主导型"三种类型,在武汉、温州、比利时鲁汶三个地区分别选取相应的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孵化系统的协调机理,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系统协调的整合模型。研究结论为制定有效政策激励集群创业人才快速成长,加速集群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事关国家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以创新引领为理论基础,以方大炭素突破碳素材料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内在机理和微观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引领突破产业共性技术的机制主要包括创新引领为核心的认知与战略重构机制、知识积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以及红色基因为核心的文化驱动机制。(1)创新引领为核心的创新认知与战略重构机制包括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组织惯例更新、员工创新认知建设3个步骤。(2)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包括知识的外部搜寻获取与知识的内部转化重组。(3)红色基因为核心的文化驱动机制是以“活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传统和强化红色基因为主要形式,激发全员将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融入创新的动力,促进了企业整体能够均衡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驱动企业基于长期主义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4.
有意义的创新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十分重要的创新范式,意义导向也是世界一流企业成长的基本经验。以有意义创新理论为基础,在对意义导向解构为价值意义导向、技术意义导向以及市场意义导向基础上,选择西门子和微软两家世界一流企业为典型案例,深入探讨意义导向与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战略、创新组织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关系。结果发现:(1)社会价值驱动的创新战略体现了价值意义导向,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内的探索性创新战略体现了技术意义导向,赋能式管理创新和生态式市场创新发展的动态能力体现了市场意义导向;(2)探索未来技术趋势和发现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是科技创新组织的意义诉求;集中式研发组织有利于开展探索性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分散式研发组织有利于利用客户知识和市场知识开展利用性创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内部市场化交易机制有利于集中式研发组织和分散式研发组织的协同;(3)价值主导的系统成员管理是创新生态系统价值意义确立的过程,自主可控的开放式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确立技术意义导向的创新模式;对外赋能、价值共创和知识产权运营是创新生态系统市场意义导向的核心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