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双语教学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一个突出“亮点”,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发达城市也有着广阔的生长空间。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将双语教学稳步推进,是我们积极试验的应有之义务。本文避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宏观论述,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准备、行为、评价等基本策略入手,旨在探讨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2.
黄岳辉 《高中生》2008,(11):62-63
中学生作文,在论述上往往存在论述不深、参悟不透的毛病,常常一事论述完了,文章也就戛然而止。如此就事论事、不见引申、没上升到理性高度的文章,总让人感觉有些泛泛而谈。  相似文献   
3.
《五人墓碑记》中:"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教材注:"土封,指坟墓。"此解浅尝辄止,没有很好地破译"土封"一词背后的文化内涵。为亡者加其土封,古籍中凡数见。《史记·秦本纪》:"三十六年,缪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取王官及鄗,以报崤之役。晋人皆城守不敢出。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崤中  相似文献   
4.
5.
“奇服”不奇“余幼好此奇服兮”中“奇服”一词 ,教材注为“奇特的服装 ,指下文的长铗、切云冠等”。人教版教参也就据此理解为屈原自小爱着奇特服装 ,以示德行高洁 ,志向远大。这种解释或许本于王逸的《楚辞章句》 :“言己怀德不用 ,复高我之冠 ,长我之佩 ,尊其威仪 ,整其服饰 ,以异于众也。”殊不知 ,《周礼·阍人》中严格规定 :“奇服怪民不入宫。”而且先秦时期 ,“服以为礼 ,服以为仪” ,冠服与仪礼是密切关联着的。试想 :深谙礼制的楚大夫屈原 ,又怎会穿着奇装异服出入宫廷呢 ?也许有人认为 ,这只是诗人借机表露自身的高洁品质而已 ,…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定义分析和概念比较的角度入手,明确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论述了我国普通高中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黄岳辉 《高中生》2008,(1):61-61
扇形结构如一把折扇,以扇柄顶端的某个点为枢纽,自如开合。分论点与所论述的中心论点呈扇面状态,在紧扣中心立意的前提下,作者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作时,  相似文献   
8.
一、登东皋以舒啸。(《归去来兮辞》)[舒啸]高歌。这个注释过于简略,因为它没有注意到“啸”之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四册附录三表有几处错误: 《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231页)在“讫”字后举“乞讫”“收讫”为例。查《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辞海》,均无“乞讫”,疑为“起讫”之误。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的6种基本形式,论述了失学现象严重和入学者不能接受良好教育这两方面的问题,并从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