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个定理:Ⅰ)如y=f(x)是超越的,则其反函数(如存在)也是;Ⅱ)任何非常值周期函数是超越的,被证明了.借助于它们,建立起圆函数、指数函数及它们的反函数的超越性,并指出一些"奇异"的函数,如Dirichlet函数及Kronecker delta符号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2.
论无理数     
将完全k方数的概念由N推广到R~ ,从而,得到一个很有用的引理,由之推出一系列有关无理数的命题.此外,关于2~(1/2)~(2~(1/2)),2~(1/2)~(2~(1/2))及α~β(α为≠0,1的代数数,而β乃不为有理数的代数数)的无理性的简单证明,也分别在此地给出.  相似文献   
3.
证明了关于自然数集■的Peano公理系统中的第五条公理(即数学归纳原理)与命题I:■1≠b∈■,■a∈■∈.σ(a)=b及命题II:{1}∪σ(■)=■三者是等价的.从而,用该二命题中之任一去取代数学归纳原理而形成的公理系统与Peano公理系统等效.  相似文献   
4.
本处理了两个一般人视为当然而实则不易证明的,与有理数及无理数的稠密性分剐相关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对群论定理“设a,b为群(G,·)之二元.如 1)a·b=b·a,2)(o(a),o(b))=1,则o(a·6)=o(a)×o(6)″进行推广.首先,仅变更2)为2′)(o(a),o(b))=d,得到定理1:设a,b为群(G,·)之二元,如 1)n·6=b·a.2′)(o(a),o(6))=d,则o(a·6)=o(a)/d×o(b)/d×q,q∈N且1≤q≤d;其次,不仅变更2)为2″)(o(ai),a(aj))=1,i≠j,i,j=1,2,…,n,且变更1)为1′)ai·aj=aj·ai,i≠j,i,j=1,2,…,n,得到定理2:设a1,a2,…,an为群(G,·)之n(≥2)元,  相似文献   
6.
作出了一个群其诸元除单位元外均为无理数,并给出了相关的一些命题.此外,从这一类群利用直积产生了新群,它是一个Abel群,但不是循环群.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本文中,引入了解型概念,并将解型分为平凡、正、负、0-混合及非0-混合五种,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得到了两个关键定理(定理4以及定理10)提供了求Diophantus方程n∑xii=1=n∏xii=1的全部正解型及全部非0-混合解型的途径.从而,解决了这两种解型的个数及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包含两个部份。其一详论在一定条件下,I、Ⅱ型数学归纳原理及良序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则提供一个关于自然数集N的公理并论证它与Peano公理系统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9.
本就题材而言,殊无新意;但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却往往有异乎寻常的手法,特别是,以定理之间的产联以及每个证明的动机都着力突出。此外,还随时指出一些流行教材的不足或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10.
证明了关于自然数集={1,2,3,…}的Peano公理系统中的第五条公理(即数学归纳原理)乃该系统中其余公理的逻辑推论.因之,可将它自该系统中删去而仅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定理以优化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