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技  李健 《教育导刊》2011,(9):73-75
有效教学旨在以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获得良好发展。由于传统教学的惯性影响,有效教学理念并未得到充足的有效实践。面对当前有效教学实践的诸多困惑,可以尝试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聚焦学生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寻求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自我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中出现的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与挑战有关的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的缺失所引发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本文从主体角度分析了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产生的价值、认知、意志和特质根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自我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我效能感实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该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感受成功原则、尊重支持原则、异步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4.
职业韧性是以个体生理条件和已有职业生活知识或经验为基础,通过与职业事件的动态交互作用,不断将交互作用经验转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发展的内在职业品质而使其在面对职业事件(如职业发展压力、改革压力、职责压力、失业等)或其他职业生活逆境时心理和行为的有效应对过程。  相似文献   
5.
6.
心理应对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应对能力是个体在后天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与生活事件进行交互作用基础上获得的、并受先天生物性因素影响的、平衡因生活事件导致的自身心理内环境改变和适应外环境变化的能力.本文对心理应对能力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心理应对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杨玲  黄坤  黄技 《高教论坛》2004,(6):126-130
本文对参加教师资格培训的教师进行了调研,认为教师教育,应通过“专业支持”来推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职业资格认定,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个体成长充满了浓厚的个性色彩;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职业任职条件,更是一个观念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过程,“主体性参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职业要求,更是教师生存的一种生活状态,强烈的人文关怀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实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该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感受成功原则、尊重支持原则、异步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9.
寇冬泉  黄技 《教育导刊》2003,(11):49-50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要使教育行动研究真正走进中小学校,要求我们努力建立教育行动研究的机制。本拟就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机制和如何建立教育行动研究机制等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行动研究法及其操作程序与要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融教育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其实践性、合作性、开放性、及时反馈性和兼容性特点决定了它较适合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有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整体发展水平。章详细介绍了行动研究法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领并指出了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行动研究时每一环节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