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港校招生,的确在内地掀起了一场风暴。这里面有学校的策划、媒体的炒作、家长的追捧。但冷静下来,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些不容回避的事实,正确引导人们对港校的选择。难跨的门槛就读港校并不是每位考生都适合的。横在考生及家长面前的一道门槛,是那高额的学费及生活费。国内某知名网站曾就“愿意去香港上大学还是愿意去北大、清华读书”进行了一场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以上的人出于好奇愿意去香港高校就读,但前提是要有奖学金支持。体制的障碍港校除两所大学参加内地统一招生外,其余都采取的是自主测试、自主录取的体制。而这种体制必然与内…  相似文献   
2.
备好一堂课,不能单纯从某一教材出发,而应首先全面钻研大纲,通读教材,明确各年级、各章节的“双基”要求,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实际。即教师必须“吃透”两头,再设计并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相似文献   
3.
好成绩与好志愿,是助考生进入理想大学的两翼,但后者往往被忽视.大量事实证明,填志愿临时抱佛脚、草率行事,会给考生带来不可追悔的憾与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填报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好成绩与好志愿,是助考生进入理想大学的两翼,但后者往往被忽视。大量事实证明,填志愿临时抱佛脚、草率行事,会给考生带来不可追悔的憾与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填报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从资料的搜集、分析,还是最后选择院校、专业,都是需要时日的,绝非十天半月或者三五天就能解决,那么--  相似文献   
5.
侧记高校“国家队”招生工作年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冬的12月,遥远的北国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祖国的南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的海南琼海市却骄阳胜火,在这椰林、海风交会之地,齐聚了一批重要“客人”——教育部及其直属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他们将在这里总结2006年高考招生工作,勾画2007年中国高考招生的蓝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高校招生的落幕,港校内地招生的旋风在本轮高招中暂时“偃旗息鼓”。但不可否认,这场冲击波所带来的挑战及影响,并未随风而逝,而且今后还将卷土重来。以港校招生数及真正具实力支付其昂贵学费论,其受众面是狭小的。但是,若将此一事件放在高考改革大环境中看,其影响面则大、折射的意义也是深远的。面对这场冲击波,我们既要看重其所带来的启示,也希望帮助大家透过舆论热炒的表层,去客观地了解香港就读、就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好成绩与好志愿,是助考生进入理想大学的两翼,但扣往往被忽视。大量事实证明,填志愿临时抱佛脚、草率行事,会给考生带来不可追悔的憾与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填报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从资料的搜集,分析,还是最后选择院校、专业,都是需要时日的,绝非十天半月或三五天地就能解决,那么。  相似文献   
8.
另眼谋志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前:现在谈志愿早吗?——俗谚说“跑在前面的总能摘到好果子”!本文就将为你“摘到好果子”提供一个独特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教育是一个牵涉千家万户、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任何轻率的改革显然不适宜。有专家指出,高考改革的影响和难度都很大,在推行改革时尤其应该循序渐进,以免操之过急出现重大失误。这里,我们且来对比本次高招中港校的风范,探讨探讨那些比较可行的方面吧。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优质人才的遴选及培育的竞争。今年所港校在内地招生,计划招收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万,录取比例大约为∶。尝到“甜头”的所港校的校长近日提出,有必要提高香港高校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校长们将就此问题与香港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实际上,年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还不止所。今年月,教育部发文批准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香港树仁学院所高校从年起在内地自主招生,只是因为时近招生工作的开端而限定了年的招生范围,所以不像其他所高校那样反响强烈。由此可见,香港高校向内地“进军”的趋势将越演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